美第奇的印吹原来上半部分来自这?结论可是南辕北辙!印度爬坑还是掉坑
今天写条短的,还是得先声明:这是给有思辨能力的人看的。
为啥呢?
因为近段时间,网上又出现了一波“印吹”:印度去年GDP增长6.7%,今年将增长7%,明年还将快速增长,用不了多久,印度将超过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还有人说,如果不是去年沙特因为油价上涨,赚得盆满钵满,否则的话,印度去年的经济增长,将位居世界所有大型经济体首位!
印度人,人家可是向来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呀,更是说个不停!
像印度总理莫迪,在美国国会联系会议上,就公开大大地,把印度吹了一顿,基本内容是:我们印度的人口,现在可是世界第一了啊,人口多市场就大嘛!
所以我们印度,“是一个人口年轻化的古老国家”!
非常牛叉啊!
8.5亿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用户;
平均年龄只有29岁;
4.4亿千禧一代和3.9亿Z世代,也就是00后……
未来前景,那是极度地看好啊!
现在印度国内,大家都是什么一种感觉呢?问了几个朋友,他们差不多都是这么一个观点:它现在国内搞基建,简直称得上是如火如荼啊!
到啥程度呢?
有个朋友在孟买,这地方大家应该都知道的吧?
毕竟遇到这城市,魔都都只能往后退,变成“东方小孟买”嘛!
印度的金融首都。
根据这位朋友的说法,这两年孟买很多地方都在搞基建,只要出去晃荡一圈,时不时就能见到施工围栏。当地人最爱拿来说嘴的,也最得意的,是他们正沿着阿拉伯海,在修一条新公路。
为啥会得意呢?
因为孟买虽然时不时,会对魔都俾睨一下,但它的城市交通实在太烂了:全城只有一条地铁,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还是坐三轮车。
想想浓浓的咖喱味,再加浓浓的汗味,两股味道混合起来,不但会让人神清气爽,顿时困意全无,同时还能欣赏三轮车夫背上的地图。
那孟买就没能开车的公路?
有的!
但只有一条主干道,而且印度人开车,不怎么守规矩,有的路段明明只有三车道,人家硬能塞成五车道,然后就堵了,堵上后大家就超级生气,狂按喇叭!
反正挺热闹的!
外出远一点,想要准时,那是不可能的!
对这条沿着阿拉伯海修的公路,当地人为啥这么期待,大家就明白了吧!
孟买(繁华区域)
但孟买在干的事,还不止这一件:
地底下,它还在扩建地铁系统;
还在搞一条“铁路货运走廊”,对铁路搞升级,说原来一趟车,把货运到新德里,距离大约1300公里,要花14天时间,等这条走廊搞定后,就只要14小时了。
这还只是孟买,这位朋友说,他到过别的城市,也都在大兴土木,这里建、那里建的。
为啥这几年,印度人爱上搞基建呢?
这位朋友说,很多人可能会想不到,全世界最关心我们一举一动,最想学习我们的,可能就是印度了,和他们相比,越南人都得排第二!
但印度人是怎么学的呢?
他们总结出了我们过去大发展的两大秘诀:
一条是“要想富,先修路”。
他们一直非常相信:只要把基础设施建好了,物流能畅通了,后脚投资就会来了,就会在印度建工厂,然后自家的劳动力就能卖个好价钱,印度经济就上去了。
另一条则是必须不断鼓动别人家打起来,自己才有机会。
怎么说呢?
很多印度人都觉得:日本人为啥能发展起来?
因为朝鲜战争!
韩国为啥能发展起来?
因为越南战争!
中国为啥能发展起来?
因为美苏争霸!
现在美国人老对我们使绊子,印度人的机会就来了。
一副“摸着兔子过河”的架势!
到啥程度呢?
像印度道路运输和公路部前段时间就说:印度国家公路大飞跃,现在总长已经到9万英里,是10年前4.9万多英里的2倍!
这里顺便说一下,印度公路里程计算,有点乱,之前就出现过同一条路,来的那侧算上数字,去的那侧,又算上个数字过!
还有我们这边叫作机耕路、石子路什么的,印度人也会把它列进去!
反正这种数字,水分挺大的!
但之前水分也大啊!
水分对水分,这一比之后,就显示出这些年印度在修路上,确实是有长进的!
还有就是印度这些年在基建上的投资。
比如说2023年3月到今年3月这一财年,印度财政部说,准备在基建项目上,投入10万亿卢比,也就是差不多1200亿美元,比上一年要高出37%,更是2019财年的2倍!
印度毕竟经济体量小嘛!
所以这真是玩命砸钱了!
这些钱花在哪里呢?
很多方面:要修公路,造铁路,城市里也要修路,但一修路就得动贫民窟什么的,就给里面搬出的人,搞点住房什么的,还要建煤电厂,搞油库等等一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印度人做的这些事,都是对的呀,我们当年也不是这么走过来的吗?再说了,美国人还在帮他,为啥我们能走通的路,印度走不通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它这么搞,走错路了!
先看一下,改革开放前,我们是什么一种状况。
当时美国人发现,中国虽说确实穷,老百姓日子过得也不宽裕,但农村到处都修了水库、水渠,有时田地太大,中间还修了蓄水池!
农田呢?
也不像现在的印度一样,这里高一块,那里低一块,而是平得就像面镜子,田埂直得像条线,搞得非常整齐!
我们的农田,其实是几十年前经过整治,才变得这么平整的。
再一看工业,虽说技术挺落后,但啥产业都有!
至少有基础!
再一看老百姓,虽说没啥钱,却很多高中毕业!
再看看基础设施,铁路、公路、航道什么的,啥都全!
铁路还从不误点!
来看过的人,基本会觉得:这绝对是块投资的沃土啊!
到啥程度呢?
有个人对我们,就垂涎欲滴,当时不断说要拉我们进世贸,当时美国国会有人反对,他还大骂说:如果国会不通过协议,美国将后悔20年!
谁呢?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中国的投资条件太好啊!有这么勤劳的10多亿人,美国人就算躺着,也能过上好日子!
然后港台、日本、美欧资本,一波波地进来,之后我们则是本土资本崛起!
大致是怎么一副状况呢?
改开之前,我们已经有个先修路1.0版本;之后一波波资金进来,我们再顺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思路,不断升级,来个2.0、3.0、4.0……
你以我为基础,我也以你为基础!
就这么循环着,才不断爬上去的!
还必须一环套着一环,如果一环断掉,后面就麻烦了!
印度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呢?
钱,肯定是砸进去了。
去年前段时间,印度国会发言人斯里纳特就说了:2014年莫迪上台,才9年时间,印度的债务就从55万亿卢比,飙升到155万亿卢比,占了GDP的84%!
欠了一屁股债!
利息呢?
如果付的话,恐怕也得付坏它!
它现在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已经超过7.2%!
按照我们之前的经验,既然这么多钱投进去了,又搞了9年基建了,印度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应该有大笔外资涌入,抢占这块投资洼地啊!
这样才能一环套一环,基建和经济良性循环嘛!
但就在这里,出事了!
外资其实没如印度人所想的那样,大规模地涌入!而它本土的资本太小,根本补不上!
为啥这么说呢?
看印度2022到2023财年的情况,就明白了:它FDI流入总额为709.7亿美元。
按美元算,中国体量和它差不多,是在2007年。
当年流入的FDI有多少呢?
825亿美元!
光数字,印度引入的,就比我们当年少,而且那825亿美元,还是当年的美元!
要能对比的话,按这些年美国GDP的差距,印度这FDI数字,还得除以2。
这些钱主要从哪里来呢?
第一名大家都想不到!
毛里求斯,占比24%;
新加坡,占比23%;
美国,才9%;
荷兰则是7%;
之后是日本,6%!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毛里求斯就是印度洋中的一个小岛,面积也有2000平方公里,人口也就120多万,为啥这么生猛,能承担起印度FDI四分之一的“重任”呢?
这里就得说一下毛里求斯这地方的特别之处了:它全国印度裔占比将近7成!
毛里求斯为啥这么多印度裔呢?
它早年本来是个荒岛,后来英国人占了这地方,发现它因为是个火山岛,土壤挺肥沃,当时糖价又挺高,就从印度弄了一大批人,跑这里搞甘蔗种植园,后来这批人就这么留下了。
然后呢?
印度人就发现它的妙用了:洗钱!
它国内弄的钱,到毛里求斯转一圈,然后再回去……
至于新加坡呢?
也不好说,当地印度裔人数也挺多的……
为啥只听说欧美,还有我们的企业,进印度投资被坑,毛里求斯、新加坡的,为啥被坑的事不怎么听说,大家明白了吧?
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莫迪搞基建,钱已经砸进去一堆了,满屁股都是债,按照之前的设想,基础设施改善了,应该有大笔外资进入,然后在这资金推动下,再掀起更高的一波基建高潮啊!
这才是一环套一环,良性循环!
结果呢?
尴尬了:搞基建的钱,确实是砸了一堆进去,但进来的资金,不光数量少,很多还是假的!
就好比普通人过日子,钱花出去一堆了,但之后没啥钱入账!
甚至可以这么说:印度所指望的那一环,其实早断掉了!
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在2014年,印度早早地,就喊出了“印度制造”的口号,然后开始狂砸钱,但口号是喊了,印度的制造业其实一点起色都没有,哪怕从数字上看,它每年GDP增速都超过5%!
更可怕的是:印度人越喊口号,它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就越往下掉!
2010年还有17%,2022年只剩13%了!
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
本来想大力出奇迹,结果反而掉了!
而且这国家挺特别的,如果照着数字看,它经济应该不错,世界前几大嘛!
但在市场上,我们能见到印度品牌的汽车吗?
不能!
印度品牌的手机呢?
没有!
它的家电、机械设备什么的呢?
也没有!
这些东西印度能生产吗?
能生产,但没有竞争力!
只能靠着保护,在它自己的市场里混!
这就可怕了!
因为它意味着:过去10年,印度投入的那么多钱,几乎打水漂了!
为啥我们能走通的路,印度人就走不通呢?
从这两件不大的事,就能看出来。
一件事出在2023年7月,当时印度的天气有点乱,又是热浪,又是反常降雨什么的,结果导致印度西红柿产量大跌,然后价格暴涨!
印度这国家,有点生气,如果几样东西的产量出问题,老百姓会顿时觉得自己活不下去!
这里就得介绍印度的上中下三宝了。
上三宝是:西红柿、青椒、洋葱。
中三宝是:土豆、香菜、薄荷。
下三宝是:黄油、玛莎拉、蛋黄酱。
还有黑暗三宝:恒河水、土蜜蜂,外加个看着就恶心的左手。
在其中,上三宝尤其不能出事,一出事马上就会出各种怪事!
像中央邦,有个“印度好男人”,名叫桑吉夫·布尔曼,印度男人一般是不做家务的,但他却热衷做家务,所以给老婆孩子煮午饭时,加了两个西红柿。
本以为会被表扬,结果老婆见了后,脸色一变,大骂:你这个败家子!
因为西红柿价格,已经是原来的2倍!
之后更是猛拍桌子,和老公大吵一顿,然后跑回娘家去了!
印度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这场大吵,让女人志气大涨!
上面这个,算家务事,但还有真出大事的:因为价格猛涨7倍,就有人去农民田里偷,不少农民就雇人在田间看守,结果光在安纳马亚地区,7天之内,居然有2人被杀!
再说第二件事:因为受天气影响,这段时间印度又发布禁令了,禁止蒸谷米和印度香米之外的大米出口,还对蒸谷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
为啥说从这两件事能看出来呢?
因为印度的耕地面积,可是有24亿亩的呀,我们才21亿亩!
而且它还处于热带,只要有水,可以随时种随时收,一年可以种好几季,比我们东北、华北非常讲农时,一不小心粮食什么的就被霜打了不同!
结果怎么样呢?
上三宝的首宝西红柿,对印度人来说,可是吃饭如果没有它,就像人没灵魂呀,这种重要东西印度年产多少呢?
1900多万吨!
我们呢?
6700多万吨!
粮食呢?
更不用说了:2022年我们6.87亿吨,印度3.1亿吨!
为啥说工业,怎么要说到农业呢?
因为像日本、韩国这些规模小的地方,搞工业可以一枝独秀,不管农业,但印度这种体量的国家,14亿多人口,它必须先把基础打牢,先把农业搞好,在这基础上,才能搞出工业来。
印度有个地方,农业基础就不错:旁遮普邦。
之前介绍过:当地很多是锡克人,他们很团结,就把农业基础设施像水坝、水渠的什么的,都搞好了。
农业搞好,农民也有收入了,当地就搞工业了:生产纺织机械、汽车、自行车零部件,产品还曾经畅销整个南亚。
当地产的“英雄”牌自行车,还甚至一度成为印度的国货精华,出口挺多地方,一度还想打开我们的国内市场!
印度的“英雄”牌自行车
这些产业还在吗?
绝大部分不在了。
前面说过:印度政府之前没把农业搞好,没把地基打牢,它的农业还是“靠天吃饭”,像印度上三宝头牌西红柿遇到气候不好,就会减产,然后造成民间震动这种事,肯定少不了嘛!
但它又没本事,能像我们早年那样,到处修水库、水渠,把所有的耕地,都整成平得像面镜子,田埂直得像条线,先把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再说!
所以只能给农民补贴!
补贴从哪里来呢?
靠对工厂征重税!
农民呢?
觉得去工厂打工,太不牢靠了,虽说有天灾,种地多少有收获,不像进了工厂,之后就没退路了,所以也不怎么愿意去打工。
结果就是:当地很多企业,要么死了,要么跑了,刚冒出来的产业也就没了。
印度的农田,可以和我们的比较一下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虽然外面吹印度,吹得好像极其红火,好像它马上就要超过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什么的,但真实的印度,已经掉进陷阱里去了。
它现在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可是超过7.2%,每年光付利息,就得近1300亿美元!
它的财政收入多少呢?
2022年是约20万亿卢比,差不多是2400亿美元!
经过这些年的操作,它不但没能把基建搞上去,还成功地让自己掉陷阱里去了,将来等待着它的,极可能是像阿根廷一样的债务危机!
怎么说呢?
人类社会这100多年来,虽说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想要实现工业化,但除原来的发达国家外,只有两家实现了这个目标:韩国和我们。而且韩国的工业化,还不完整,像这两年它就天天担心车用尿素,所以真正实现的,就我们一家。
只能这么说:印度人太会自作聪明,太擅长投机取巧了。
一个早就掉坑里的国家,真不用再这么吹。
史客朗
美第奇效应:天象有变,别让印度捡了漏
https://mp.weixin.qq.com/s/40ZMXBzh0sD69sVnkyjl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