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被抄和站错队没有关系,当雍正帝继位后就没有理由继续惯着

雍正六年,一场厄运降临在曹家身上。因为骚扰驿站、经济亏空、转移家产等罪行,曹頫被革职抄家。江宁数十年经商的曹家从此走向了他们的黯淡岁月。当人们纷纷议论曹家失败的原因时,有许多声音认为是因为曹家在政治上站错了队伍,与“八爷党”有所牵连。

康熙对曹家既太宠信又过于放纵

曹家与康熙帝的关系极其特殊。康熙帝的乳母孙氏嫁给了曹玺,这使得曹家能够长达六十余年地掌控江宁织造。康熙帝和曹玺的儿子曹寅年岁相仿,由于长期共处,他们不仅是君臣关系,更培养了深厚的私人感情。这为曹家在康熙朝的政治地位奠定了基础。康熙帝派遣曹寅去江宁织造,本意就是让他监督江南官场和文人士风,实质上曹寅是康熙帝在江南的眼线。

康熙帝六次南巡时,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江宁织造府,而曹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曹寅去世时,据不完全统计,负债高达六十万两,亏空最高峰时甚至达到了一百多万两。

这样的亏空,在其他官员身上恐怕是无法容忍的。然而康熙对曹家非常宽容,不仅没有追究亏空责任,还想尽办法帮助曹家弥补亏空。他几次让曹寅兼任两淮盐政,公开支持曹寅挪用银钱。

曹寅去世后,他的儿子曹颙接任江宁织造,但仅仅两年后便去世。康熙帝又让曹颙的儿子曹頫代替父亲,继续担任江宁织造的职务。

曹頫接手后的首要任务是还清曹寅的债务,然而他年轻资历不足。因此康熙帝又委派苏州织造李煦来辅助曹家还债。五年后,曹家终于还清了曹寅的六十万两债务。

本应该算是了结了,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曹家很快又开始积累新的亏空,而且数额不小。江宁织造府的开支以及办理皇家任务所需花费巨大,曹家不得不继续借用盐税来填补亏空。

问题是,曹家的开销持续巨大,而两淮盐税的征收和巡视时间并不一致,导致中间会出现断档。

虽然曹家持续出现亏空,但康熙帝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这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真正供应皇室华服和娱乐所需的并不是曹家,而是盐商。曹家和李家的职责就是紧盯盐商,确保他们拿出足够的金钱。

到了康熙帝五十八年,曹家的日子似乎变得难以为继,曹頫也毫不掩饰地向康熙帝上表,说明自己又拖欠了亏空,请求皇上专给他采购铜,意图从中牟利以填补亏空。

从史料中不难发现,到了康熙晚年,康熙对曹家已经失去了信任。毕竟曹頫已经不同于儿时伴侣曹寅。对于曹頫办铜一事,康熙毫不讳言地批示:“此事绝对不可行。如果当年曹寅没有亏空,两淮怎么会归还?我肯定会感到悔恨。

可以看出,康熙晚年曹家已逐渐失去信任,甚至可以说康熙对曹家的容忍已达到了极限。

雍正帝继位后曹家彻底没了信任

刚继位不久的雍正,通过一道上谕迅速将苏州织造李煦革职抄家。李家和曹家一直相互依赖,因此李家被抄家预示着曹家也会面临不祥之兆,因为李煦的罪名也是亏空。这样的场景无疑引起了众人的目光和猜测。

雍正是一个铁腕皇帝,毫不留情,他刚登基便果断成立了会考府,并让怡亲王允祥带领全国范围内的一场空前规模的清查亏空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皇亲国戚和功勋世家的子弟都被革职抄家,甚至有的被砍头发遣。

客观来说,雍正对待曹頫还算客气。自从苏州织造李煦被革职抄家后,接替他的胡凤翚不久也被雍正革职。胡凤翚的命运比李煦更惨,他选择了与家人一同自杀。

现在的曹頫非常谨慎,小心翼翼地避免得罪皇帝。然而,事情总有被揭穿的一天。新任的两淮巡盐御史上奏弹劾曹頫,称他在办理宫廷用品时过于挥霍,并且未按时交款给户部。雍正只是点名斥责,责备不算严厉。

曹頫虽然如履薄冰,但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还是保住了官位。雍正五年,新任的两淮巡盐御史噶尔泰再次上奏指责曹頫。噶尔泰得到了雍正的宠信,而且他是一个严谨负责的官员。

噶尔泰在奏折中说,两淮盐商与扬州知府、江宁知府以及两江的布政使、按察使暗中串通勾结,曹颙也在名单之中。噶尔泰毫不掩饰地说,曹頫年轻无才,平平常常,不足以担当大任。

这份奏折引起了雍正的关注,他在批语中说曹颙“绝非平凡!”于是,雍正六年一月,曹颙被革职抄家,罪名是骚扰驿站和任上亏空。不过雍正还是留了一线生机,赐予曹家保留京城一部分房产和日用品。

曹家失势与政治立场关系不大

曹家在康熙晚年参与皇子争储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曹家只是个织造,依赖康熙的宠信扮演着密探的角色。没有史料证明曹家与任何皇子有过亲密交往,而且曹家既不在京城,品级也不高,所以即使皇子拉拢他,意义也不大。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说曹家与皇子完全没有关系。在抄家的过程中,发现了江宁织造衙门左侧万寿庵内的一对镀金狮子,据说是皇九子胤禟于康熙五十三年派人铸造的,但铸造得不好,才交给了曹家。然而,这对狮子并不能证明曹家与皇九子有结党嫌疑。

一些人可能会以此为由,认为曹家与八爷党集团有不可告人的关系。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全面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相反地,雍正对待八爷党成员一直采取严厉手段。而且,在雍正四年时,八爷集团已经被打击倒台,雍正之前也是采取了“先剪其羽翼”的策略,最后才将矛头指向八爷、九爷等人。

显然,如果曹家是八爷集团的一员,他在雍正四年之前就会受到打击,根本不可能存活到雍正六年。从雍正对待曹家的态度来看,总体上还是比较宽容的。如果曹家的罪名放在其他官员身上,恐怕就不会止于革职抄家这么简单。

总的来说,曹家的兴盛主要是依靠康熙帝毫无原则的宠幸和放纵,但到了康熙晚年,这份宠幸基本上也已经消失了。而雍正继位后,政权更迭,曹家没有显赫的政绩,加上巨额亏空,被革职抄家也是理所应当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