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GPU、制程发展增速与基带市场布局调整,年过半百的英特尔全力确保业界领导地位

在最新的投资者会议上,英特尔宣布了未来数年的制程发展与产品布局。不仅预告了核心产品的路线图,也把制程进展的目标与技术规格直接和台积电对标,而7nm与5nm制程的长程布局将更为激进,期望能后来居上。

 

500

 

当然,英特尔产品布局还是维持与之前曾宣布过相同,仍会以服务器项目为优先,其次是移动平台,最后才是桌上型产品。桌上型产品仍会持续以14nm制程进行制造,并且持续至2021年。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英特尔看淡未来桌上平台的发展,加上AMD的强势进逼,因此将专注于更具优势的移动和服务器芯片。而另一种可能,就是英特尔仍在等待10nm与3D封装Foveros技术的成熟,并偕同自家GPU产品线共同推动英特尔生态,而不是为NVIDIA与AMD的GPU作嫁。

 

若为后者,我们可以期待未来10nm的桌上型处理器将可能带来相当大的生态与结构性变革,甚至有可能颠覆过去的PC市场。

 

500

 

而在今年,英特尔也在市场策略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首先,随着苹果与高通的和解,英特尔宣布退出未来在消费市场的5G产品,且随着苹果将重新采用高通的基带方案,英特尔也会将过去两年被严重瓜分的重点产能转回更有利可图的计算芯片板块,并全力冲刺14nm与10nm制程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为何入局GPU?

 

我们都知道,GPU在目前的AI计算生态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英特尔的四大计算架构中,矢量的计算工作,也就是一次性的大批量计算工作的达成,还是需要GPU来进行。目前虽然流行神经网络芯片的概念,但这些架构基本上都是订制的固定ASIC架构,只能解决特定类型的问题,比如说Google的Tensor计算芯片TPU,主要还是为了解决TensorFlow框架下AI计算模型的加速,因此使用了脉动阵列(Systolic Array)技术,可以将重复的计算步骤大幅简化,但这种计算架构只能适用于诸如CNN等特征辨识的神经网络计算中,在广泛的适用性方面,还是不如GPU。

 

500

 

英特尔为了重新将自己定位成AI计算的终极方案供应商,并且从多方面最大化自有架构的计算弹性,已经从多方面着手进行架构的改革,包含在CPU中引入VNNI(Vector Neural Network Instruction)框架,在不大幅改变CPU计算单元设计的前提下,让传统标量架构增加更强大的矢量计算能力,英特尔也将该技术定名为DL Boost (deep learning boost)。

 

500

 

另一方面,英特尔也在发展类似TPU的专用AI计算芯片,专注于AI模型中常见的矩阵计算工作,比如说Movidus芯片,并通过其在能效上的优势,将其应用在以电池为能源的智能设备上。

 

而从Altera收购而来的FPGA计算架构,也和Nervana成功整并,通过更具效率的编译器与多种计算框架的整合,解决过去FPGA因为架构弹性太高,反而让业界无所适从的窘况。毕竟多数的开发者还是希望能够有明确的道路可供选择,而不是盲目的自行摸索。

 

而作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架构之一,GPU的重要性不只是计算,也包含了在内容呈现的工作上,毕竟GPU最早的本职还是在于显示图形,前面讲到的AI计算之类的工作都是在计算机计算芯片与内存之间发生,要把这些计算结果视觉化,呈现出来之后,才能成为真正被人类接受的结果,也因此,GPU的未来不只是在游戏上,只要牵扯到视觉呈现的所有类型产品中,都会需要GPU的帮助,GPU本身不只是显示与计算,也会成为数字世界与视觉世界的桥梁。

 

500

 

这也是GPU的重要性无法被替代的根本原因,也是英特尔决心在GPU市场进行大变革,直接挑战NVIDIA与AMD的重要关键。

 

而预计要在2020年推出,代号为Xe的独立GPU,首先就将会引入Foveros技术,并基于10nm制程打造,未来Xe架构不仅会具备大规模的独立计算能力,也将和CPU进行更深度的整合,并通过OpenAPI来作为串连计算架构内的所有Xe计算架构的重要工具,大幅简化不同规模GPU计算设备的建构以及管理,而首款针对服务器的Xe产品更将在2021年推出,基于7nm制程。

 

制程增速的意义

 

过英特尔早在2014年就已经推出14nm产品,但往后数年,虽然14nm本身仍有不小的改进,但技术本身缺乏更大的跨度,导致竞争力逐渐丧失,当然,英特尔之所以放慢制程的演进速度,其实也是肇因于PC市场的衰退,且当时还没有寻找到其他计算架构的出口,另一方面,最大的竞争者AMD也长期积弱不振,ARM虽然想从手机等移动终端前进到PC甚至服务器市场,但缺乏生态,对英特尔也造成不了威胁。

 

500

 

而过去英特尔曾一度想进军晶圆代工业务,但英特尔从来就没有在制造服务上下过苦工,客户接受度不高,因此这方面的业务规划也落得铩羽而归,在各方面都缺乏往下一步推动的助力之下,英特尔放缓制程的发展也是合理决定。

 

但随着产品策略的方向确定,未来AI与视觉计算工作会是英特尔面对市场的两大重点,要维持优势,制程就显得极为重要,若没有制程支撑,即便架构再优秀,也难以面对市场的挑战。

 

英特尔预计在2021年开始引入7nm制程,该制程推出后也会如同过去14nm般不断进化,并要以优于业界的规格向台积电的5nm正面挑战,毕竟过去英特尔的制程密度定义都要超过业界一个世代以上,14nm晶体管密度已经和对手的10nm大同小异,10nm则是对标对手的7nm,7nm自然就是瞄准对手的5nm了。

 

通过对制程研发的提速,英特尔也期望能重回领先者的地位,通过制程优势,帮助自家为来的计算产品能以更好、更快,也更省电的综合表现打进市场。

 

不是放弃5G,而是往更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前进

 

前两年英特尔喜迎苹果的基带订单,但结果是低毛利高产能需求带来的排挤效应,使得自家包含服务器产品以及PC计算产品都面临了供不应求的窘况,而在苹果重回高通的怀抱之后,英特尔也趁机停止了这种劳心费力但成效不彰的作法,未来5G基带技术发展将朝向更具附加价值的产品类型,

而不是在已成红海的手机市场继续挣扎。

 

由于5G是下一个世代的关键无线通信技术,5G技术将带来接近零延迟,以及更高的带宽,对于未来包含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智能终端,甚至对延迟要求极高的远端医疗、工程,以及串流游戏内容服务等,都会是翻天覆地的大改变。

 

这些新市场应用也代表了更大的机会与获利空间,反观已经从成长转入衰退的手机市场,竞争严重,已经不值得再花费太多成本投入,避免重蹈过去投资大笔金钱在没有前景的应用,造成获利下降的覆辙。

 

英特尔未来数年的技术与产品布局将走向更全方位,而且用更结构化、长远的眼光去看,而为了达成此目的,英特尔在包含人事布局,以及企业架构的重整,都进行了极大的改革,对这个已经存在半个世纪的老公司而言,其散发出来的创新能量业界难以匹敌,也代表英特尔仍打算持续引领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决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