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印度“遭劫”,海外市场何去何从?
文 | 金卫
vivo 在印度市场又遇到麻烦了。
12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印度执法局(ED)日前再以“反洗钱调查”为由拘捕多名vivo印度公司高管,被扣员工包括vivo印度公司临时CEO和CFO。
对此,vivo一位发言人表示“深感震惊”,称印度当局“最近的拘捕行动表明骚扰行为仍在继续,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公司将坚决利用一切法律手段来应对和挑战这些指控。
此前,印度执法局已经根据《防止洗钱法案(PMLA)》向 vivo 印度提交了一份指控书称,vivo 总计通过空壳公司,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 6247.6 亿印度卢比(约合 637 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以逃避在印度纳税。这占到了 vivo 这些年在印度总营业额 12518.5 亿卢比的一半。
这不是 vivo 首次在印度市场“遭劫”:今年10月,印度金融执法机构也曾以涉嫌洗钱为由逮捕vivo员工。当时vivo方面回应称,公司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
vivo在印度“遭劫”
目前,在印度市场,中国智能手机占据半壁江山,其中vivo排名前三。
公开报道显示:vivo于2014年底正式进入印度市场,并在2015年响应“印度制造”的政策号召在印度建厂,其后耗时几年在全印度建立了几万家线下分销店,为消费者提供从售卖到售后一系列服务。
2018年3月,vivo与阿米尔汗正式签约,请其担任vivo印度的代言人,其后vivo支付了六倍的金额获得了印度板球超级联赛的冠名赞助,使vivo在印度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2021年,vivo在印度工厂的产能已达6000万部每年。2022年,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vivo 出货量为2510万台,排名第三,占据22.9%市场份额。
根据Counterpoint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有4个来自中国,其中,
三星以17.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小米排名第二占据了16.6%的市场份额;vivo以15.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是前五名中增速最快的品牌,出货量同比增长11%;另外,realme和OPPO则分别以14.4%和9.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第五。
vivo 在印度的收入如何?根据印度媒体报道,vivo印度公司此前向印度公司注册处(RoC)提交了2023财年(2022-2023)业绩报告,该公司2023 财年销售额为2987.49 亿卢比(约25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9%,净利润为21.1 亿卢比(约1.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财年净亏损的12.3亿卢比实现扭亏为盈。
数据显示:vivo印度公司2017 财年净亏损11.4 亿卢比、2018 财年净亏损12.42亿卢比、2019 财年净亏损 1.9 亿卢比、2020 财年净亏损 34.8 亿卢比、2021财年净利润 55.2 亿卢比、2022财年净亏损12.3亿卢比、2023财年净利润21.1 亿卢比。
根据数据计算,从2016年4月至2023年3月底的7年间,vivo印度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1.4万亿卢比(约合1212亿元人民币),共实现净利润38.7亿卢比(约合3.3亿元人民币)。
vivo在印度辛苦7年净赚人民币3亿,如今却遭遇“反洗钱调查”,不知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vivo的无奈
作为国产品牌, vivo近年来有近半的销量来自海外,其在海外市场展现出了极为抢眼的存在感。
除了印度,vivo几年前进军泰国、菲律宾、马来西来等市场,目前在东南亚地区站稳了脚跟,最新数据显示,vivo在这些国家的市场排名前列。
在国内,vivo 曾长期占据国内手机出货量的头把交椅。2021 年第二季度, vivo 以 1820 万台的出货量拿下国内市场的第一名,领先第二名 OPPO 1600 万台的出货量 220 万台。
到2023 年第二季度,vivo 仍然以 1140 万台的出货量拿下国内市场第一名,不过,市场占有率下滑至 18%。今年第三季度,vivo的出货量降幅最为明显,名次下滑到第4,出货量下滑超20%。全球方面,今年二季度,vivo首次跌出前五强位置。
在国内外,vivo的出货量一定程度上受到华为影响。今年8月底,华为搭载自研5G 芯片的Mate60 Pro未发先售,引发全国的抢购热潮,在华为的冲击下,无论是苹果还是其他国产品牌均受到影响。
当初,vivo之所以能够上位,很大程度在于受制于芯片等多方面原因,华为被迫让出大多数市场份额,造成国内手机市场格局的一轮洗牌,国内手机由" 一超多强 "格局形成“VO荣米”(vivo、OPPO、荣耀、小米)格局,vivo在王座榜首的位置。
而国外,vivo除了在印度受到影响,还在欧洲市场受到专利的影响。
今年6 月 8日,vivo 官网宣布已做好必要时暂停通过 vivo 德国官方渠道销售和推广涉事产品的准备。
据了解,该事件源于一场知识产权诉讼。今年 4 月份,德国曼海姆地方法院在针对 vivo 的专利案中裁定诺基亚胜诉,该诉讼涉及诺基亚 4G 标准必要专利(SEP)。vivo称,公司坚决反对专利不合理高价收费。目前公司已对这些决定提出上诉,并将审查其他选择。
在印度市场,vivo面临的问题似乎更加棘手。
自2021年以来,印度当局对中国企业发难的次数明显增多,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则是重灾区,印度当局先后对小米、vivo、OPPO等中国手机厂商展开多次突袭查税,并以各种理由冻结、扣押上述公司在印度账户的资金。
最代表性的是小米,2022 年初,印度以特许权使用费为由,对小米实施了 65.3 亿卢比(约合 5.6 亿人民币)的罚款,理由是小米印度公司向美国高通和中国小米支付了特许使用费,但是没有计入进口产品的价值中,此举构成了偷税漏税。
随后,出于非法汇款的指控,印度执法局在小米的银行账户中冻结涉案资金 48 亿元。直到今年 10 月初,印度政府才正式宣布取消对小米的罚款,解冻小米在印度银行的 48 亿美元的资金,并且解除小米在印度的限制,允许小米继续开展业务。
对于vivo来说,印度市场有着诱人的增长空间,但也面临监管上的种种不确定性。
对vivo此次在印度遭遇风波,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