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航日聊聊管制——仁川 Incheon FIR RKRR 概况介绍
文 | 李瀚明一李及李
今天是国际民航日,也是广州开 Cargo Day 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日子。当然,我们今天不聊货运,我们来聊聊空域。
中南局的老师之前问我有没有亚洲其它 FIR 的一些情况简介。我第一时间想起来的是仁川 FIR——仁川 FIR 和中国各 FIR 的空域条件,空管需求和空管制度十分相似。我手上没有现成的,于是花了一点时间,参照韩国国土交通部(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的官方网站信息(https://aim.koca.go.kr/aim/?language=en_US)和 AIP 写了一个。
仁川 Incheon FIR 覆盖韩国陆地国土和附近的公海,总体类似一个直角三角形:
仁川 Incheon FIR 和外界交接点如下:
受制于朝韩之间的紧张关系,仁川 Incheon FIR 内设有大量禁限区,航路开设情况受限。韩国陆地国土 70% 以上的面积属于军事活动区(Military Operation Areas),原则上禁止民航客机飞越。
韩国整体交通需求呈现国际线东西繁忙,国内线南北繁忙的情形。国际线上,韩国位于日本往来欧洲、中国往来北美的交通要冲,有大量的飞越航班,加上韩国自己的仁川枢纽带来的始发、终到航班,经由仁川的东西航线是非常繁忙的。国内线上,韩国南北长,东西短,主要国内航线(首尔-济州、首尔-釜山、济州-釜山)均以南北方向为主,东西方向国内航班较少。
韩国的仁川国际机场是韩国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因此,仁川 Incheon FIR 内航线大体而言以首都首尔为枢纽,向周围放射。主要走廊有京釜(首尔—釜山)、京济(首尔—济州)、中韩、美韩、日韩五条走廊。走廊整体而言均已实现 RNAV 化,其中需求较大的中韩走廊、京釜、京济三条走廊实现了双向分离。同时,济州岛往来釜山航线由于需求较大,也实现了双向分离。除此之外,另有支持性航线若干。
因此,仁川 Incheon FIR 分为大邱 Daegu ACC(东部、北部)和仁川 Incheon ACC(西南部)两个区域。仁川 ACC 总体而言负责管理首尔往来韩国西部、济州、中国东南部、东南亚的航班(即以国内线为主,国际线为辅),而大邱 ACC 则管理首尔往来韩国东部、釜山、欧美、日本、中东、中国西北部的航班(即以国际线为主,国内线为辅)。
考虑到空域实际情况,在扇区设置上,大邱 ACC 内以走廊管制为主(如 Pohang Sector 主要管理 Y685 走廊、Daegu Sector 主要管理 Y782 走廊、West Sea Sectors 管理中韩走廊等),而首尔 ACC 内以区域管制为主(如 Y711 走廊需经过 Gunsan Sectors、Gwangju Sectors、Jeju North Sector 和 Jeju South Sectors 四个扇区)。
所谓的走廊管制,就是类似于洋上管制一般,将扇区的范围主要限制在几条航路的管制方法。例如,负责管理西北太平洋的 Fukuoka 福冈 FIR 就将西北太平洋(西行)的 R220 和 R580 航路划入 ATMC A01 扇区(Oceanic Sector 1,A01),而将东行的航路划入 Oceanic Sector 2。
实施走廊管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飞行员和管制员在扇区间相互移交,切换频率的次数和工作量,并减少由此而来的安全风险。例如,实施走廊管制后,首尔金浦到釜山的航班,原则上起飞后只需要联系四次(Gimpo Tower、Seoul Departure、Daegu Sector、Busan Approach、Busan Tower)。往来日本的航班,在韩国境内也只由一个扇区管制。
实施走廊管制的制约主要是扇区的大小。由于管制扇区内能管制的飞机是有限的,因此管制扇区的面积和飞机之间的间隔密切相关。一方面,雷达能够扫描的范围是一个圆形。由于洋上飞机的间隔更大,因此洋上的走廊管制扇区往往非常狭长。韩国在陆地上整这个,当然由于雷达的原因,间隔可以小得多,面积也不能太大;不过由于韩国国土面积本来就不大,因此分成条状的走廊也并不难。
首尔 FIR 和广州 FIR 的特点其实很像——广州 FIR 也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放射状航路,其实是非常适合走廊管制的。这么来看,仁川或许是个值得好好研究一下的对象。
最后,当然是国际民航日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