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艰难时期并不是难堪的,但是将其描绘得比现在还好这就是十分荒谬的

【本文来自《计划经济的草纸,你还有印象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退休人
  • 你知道上海牌手表成本是多少吗.  8块钱.是大批量生产时. 国家定价零售价120块钱.当时手表不是 生活必须品. 是高档消费品. 上海牌手表第一只生产的手表代在手上就不走了.放在桌子上才能走.

当年上海牌手表120元,进口手表(西方产品,不是东欧产品)200元以上;当年五交化公司商店里摆放的电视机(这一类都是东欧产品了)1000元左右,黑白的、12或14英寸;当年国产名牌自行车都要100元以上;一件长呢大衣、一套毛哔叽中山装也要100元以上。。。这些都是高档消费品。

当时一个二级工工人月工资40元不到(二级工是工人经过2-3年学徒以后再经过2-3年的级别),学徒工一个月16元左右学徒工资只是保证其基本生活费(最主要的是吃)的原因。大学生毕业见习后执行干部22级,月工资56元左右;干部最低级别是24级,中专毕业生就是这个级别标准;部队新提拔排级干部23级。。。在当年,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元就是富裕家庭。

由此可以知道,当手表、自行车、电视机、毛料服装等等都算是高档消费品的时候,整个民众生活是艰难的。经过艰难时期并不是难堪的,但是将其描绘的比现在还好这就是十分荒谬的。不是蠢就是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