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员丹东之旅】鸭绿江畔-观察员特别行动散记
前面已经有几位大佬,对于这次观察员线下聚会从各方面进行了描写,我在这里只是写一些随笔和随想的流水账,对这次丹东的活动记录一下(新之大佬群里催作业)
其实参加这次活动的契机是个很偶然的因素,本来以我这种有点社恐的个性,即便是原来各个论坛里也是处于潜水暗中观察的位置,日常线下更是知音难觅。
通过某技术有限公司的APP了解到这次活动,觉得应该能遇到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以就试着递交了申请,没想到报名截止前最后一天,客服小姐姐告知有人临时退出,我是最后一个名额。
一方面庆幸自己得到名额,一方面也佩服观网看完某人的聊天记录还没把我踢出群。。。
需要说明的此次特别观察活动的组织,参考了类似于马赛克战的形式,通过某大国提供的类数据链系统(WeChat),只提供集结时间与地点,集结方式依靠各单位自行组织。于是出现了各路神仙从天南地北通过海-陆-空联运,陆路跨区中转机动等方式,巧妙安排时间,用各种可以轻松迷惑卫星侦察(以及考勤监视)的方式在丹东集结了。
中个过程不一一细表,反正据称有人企图强渡琼州海峡赶飞机,但是因为风大浪急而作罢;有人从华中地区铁路机动到东北,结果中途转车遇到车站关门,只能在外面坚持一夜。。。总之,正式活动的前一天交流群里基本上可以充分体现出我国各种客运服务的发达以及大自然的伟大力量(还有各种摸鱼逃班技巧)
本来这次线下聚会安排在周六,但是我因为高铁班次的关系周五晚上到了丹东,订了一家小旅店,准备第二天一早再去与观网的朋友们汇合,然后就收到了第一个惊喜——这家100元每天的小旅馆,位置居然就在鸭绿江断桥的对面,从我住的房间窗户就能直接看到鸭绿江断桥,于是第二天一早,从来不能早起的人,也有幸看到了朝鲜的金太阳。
在获得了一辆可以让机动性+5 的高机动生物动能载具之后,朝着此次活动的饭店出发了,一路基本都是沿着鸭绿江前进,骑行正好可以看看沿岸的风景,感觉丹东也是一座很惬意的小城(据传,对岸的很多朝鲜居民认为发达的丹东是我国第二大城市)。
顺便吐槽一下饭店的名字,默念了至少4遍,才没有读成“珍珠港江田岛大酒店”。。。
入住签到十分顺利,不多赘述。
(以下内容播音腔正读)权力无限的观网主编施佬以高级编辑扬基同志亲切地在酒店餐厅接待了各位观察员。
新闻图片二:主编施佬亲切的对各位观察员致欢迎词——“邀请码写了999的,出去蹲走廊吃泡面(doge)”
各位观察员自我介绍后,发现来宾里果然是各行各业大佬云集,藏龙卧虎。。。聊天的气氛自动就热烈了起来,不开玩笑的说,基本席间来宾都可以无缝的找到共同语言,而且话题虽是闲聊,但是内容也足够丰富,足够撑起一次访谈节目,即便是我这种透明小白也收获良多
下午各位观察员一起前往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出于对当年前辈们的尊重,全程大家都比较严肃,在此也不过多赘述。总的来说,感觉抗美援朝纪念馆,作为专题展馆,在文物、展品、历史叙事脉络和展出布置各方面都做的很好,很多展品比北京军博要更加用心,总之确实值得来看看。
展品一角,很高兴展示志愿军反坦克武器的时候,没有放两个67木柄手榴弹凑合
第一次见M69燃烧弹的子弹药实物
馆方的解说员带领游览后,养基老师作为丹东本地人,又熟悉航空领域,专门给各位观察员讲解了纪念馆的空军部分和室外展区。。。然后吸引了除本次活动观察员外,不少学生和游客来“蹭”解说,并且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他们的导游说得比咱们那个好。。。。”
参观完抗美援朝纪念馆,观察员们又转移到了下一个丹东著名纪念地标——断桥
高级编辑养基带领观察员从陆路和水路参观了断桥,右一为养基(doge)
朝鲜一侧当年被美军彻底炸毁,仅剩桥墩。
断桥旁的中朝铁路桥,明显看到,朝鲜一侧桥身颜色不一样。
夕阳同时照在鸭绿江两岸,映照着丹东的新区和左岸的“高级度假村”
朝鲜一侧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建筑,只是受这几年的影响,很多楼房还没有全装上玻璃,也希望双方物流能够早日恢复吧。
吐槽一下,对面守备团的暗哨被画在这边的游览图上。。。
晚饭后回到酒店,进行了本次观察员特别活动的重头戏,线下茶话会,各路大佬纷纷从本行业聊起。。。从勾兑白酒一直聊到特高压直流输电。。。以及暴论两岸和平与威士忌品质的关系。。。只能说这个真的不是可以免费听的那种内容
因为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级编辑晚饭后就神秘消失了,独留主编一人面对十余名大汉,最后线下茶话会聊得只能用“施佬兵疲”来形容,主编大人还一直说“没事、没事。。。”,反正内容是大家都挺尽兴的,但是实在是不好意思再折腾施佬。。。于是在聊了足有2期茶话会时长之后,放了施佬一马
后遗症,第二天参观丹东舰的时候,提到茶话会,主编还是一脸的严肃(这条是我编的)
丹东舰上的讲解员,发现今天来参观的人好像有点不一般。。。
053真的不大,稍微多几个人,很多时候都是这种景象,所以说当年舰上官兵真的不容易
舰上讲解员讲解完成后,养基老爷带着观察员下到甲板下舰史馆,在自己的文章前开始解说(我是不会把他最开始迷路了,凭着副炮扬弹机位置找到舰史馆这件事说出去的)
新的鸭绿江大桥,其实已经修好,但是还没有正式通车。
大概就是这样,流水账+摄影日记,记录了丹东两天的线下聚会
说几句题外见闻与感悟:
1此次观察员线下聚会,最大的收获感除了超级茶话会以外,还来自于认识了很多有共同语言、共同关切点的朋友,相聚虽短,但是真正感觉自己是其中一员,可能这也是因为观察员群体的预筛选作用吧。
2. 施佬比我想象的要高(物理上),
3. 养基作为丹东人,很有些朝鲜干部的气质
4. 抽了一个随机编号的观察员徽章。。。把它和另一个爱好观察(注视他人)的徽章收藏在了一起
最后的最后
鸭绿江畔的两张照片,看着左岸和右岸,那一刻有一阵莫名的幸福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