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是全球经济的死穴呢?
明面上,加沙是公认的“超级露天监狱”,200多万巴勒斯坦人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被几十公里长的厚重水泥墙圈起来,海陆空天罗地网水泄不通。这里没有科技产业、没有现代金融、也没有石油,没有黄金,连粮食、水源、电力都不能自给自足,几乎是一个山穷水尽的绝望之地。
可偏偏,这里也是全球经济的命门之一。
只要打开地图就会发现,加沙地带守着埃及西奈半岛的东边,而西边就是全球航运的命根苏伊士运河,直线距离只有200公里,要从加沙横穿西奈半岛到苏伊士运河,往南边是人烟稀少的戈壁高原,只有北部沿海狭窄的平原一片坦途,无险可守,现代机械化部队全速前进,24小时就能控制苏伊士运河。
谁掌握了加沙,就控制了这条战略走廊的一头,理论上,就掌握了全球经济的开关。
因为苏伊士运河连接亚非欧,承担着全球四分之一的集装箱运输量,四分之一的石油海运,每年光过路费就100多亿美元。
靠这种便利的航运条件,才有今天的全球分工,因为从欧洲到上海的海运费比从重庆到上海的内陆河运还要低,所以能把整个亚欧大陆乃至非洲美洲的产业链串起来,才有了今天五花八门的廉价商品。
但这种联系却又非常容易被切断。
2021年,一艘中国台湾超大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意外搁浅,导致一场国际航线大拥堵,每小时国际商贸损失超过4亿美元,国际运费暴涨,大宗商品面临短缺,航运板块连连涨停,全球经济瑟瑟发抖。
这种脆弱但要命的情况,几乎可以决定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