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战双方应该在以巴战争中追求何种目标?
在本文中我简单阐述一下抵抗之弧和以色列在此次以巴冲突中应该追求怎样的合理目标。限于篇幅,其他势力应该追求何种目标我就不再讨论。
一 抵抗之弧应该追求的目标
这里的抵抗之弧指的是受到伊朗强烈影响的一系列反以反美力量,包括伊朗、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斗争组织、真主党、叙利亚、某些伊拉克的力量以及也门胡塞武装等。很多人都怀疑此次哈马斯突袭以色列背后有抵抗之弧内部相当程度的预谋和协调。我也怀疑这是事实。若如此,则这场战斗不是简单的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战斗,抵抗之弧完全有可能介入越来越深。下面的分析是对抵抗之弧整体而言的分析。
我认为抵抗之弧应该争取如下战争目标。
1 五位数对五位数的死亡
即,战争基本结束时,以色列军民死亡五位数,抵抗之弧军民死亡也是五位数。注意,我说的不是死伤,而是纯粹的死亡数。
现在以色列已经死亡四位数,同时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尚未展开,而真主党等更能打的势力也还没有大规模介入。如果真的打大,杀死以方五位数恐怕是可以追求的一个目标。这将极其沉重地打击以色列人的自信,也将被普遍认为是中东穆斯林反抗以色列势力的史无前例的大胜利。但另一方面,代价也不能不考虑。如果抵抗之弧死亡六位数,那也许抵抗之弧的斗争能力会出现相当程度的下滑。至少六位数损失的后续会怎么发展,我想抵抗之弧决策层心里恐怕也没有底吧。因此,在斗争过程中,要设法将己方的损失也控制在五位数。当然,损失比以色列大得多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说两三倍甚至更多)。
2 争取美国不大规模派遣陆军参战
如果打到美军憋不住派遣大量地面部队进入的话,形势就比较复杂。我不怀疑抵抗之弧能够给美军带来不小的损失,但这也可能逼得美军没有办法而采取变本加厉的攻击手段,包括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等。抵抗之弧损失可能过深,导致最大的胜利果实被抵抗之弧不愿意看到的人(比如王爷国)所摘取。
如果要避免美军地面部队大规模进入,对以色列的杀伤人数恐怕不能追求太高。
在上面第1条中,有的人可能提出如果以色列死亡的是高五位数(比如七八万人),那即使抵抗之弧死亡超十万大概也是值得的。这里的麻烦在于,如果以色列死那么多人,美国可能不得不派大量地面部队进入。这就和本条要实现的目标相矛盾。也就是说,打到一定程度,抵抗之弧可能还是要收着点,保存一点实力。与以色列的斗争是持久战,要按照持久战来规划。
3 争取在哈马斯
十月七日突袭之外再制造一两个经典的军事奇迹真主党或者胡塞武装如果下场的话,可以动动脑筋。可以是歼灭以军一部,也可以是出人意料的弹道导弹袭击造成巨大损失等等。
4 迫使以色列与哈马斯谈判
以色列想要彻底消灭哈马斯,偏要让以色列做不到而且不得不最后与哈马斯讲和,这将是重大的政治胜利。
5 确保战后加沙仍处于自治状态
即以色列军队就算进入加沙最终也要被赶出去。
6 争取中俄入场进行调停而以色列被迫接受中俄的有力调停理论上讲,有没有可能争取中俄不入场而仅仅是凭抵抗之弧就打得美以不得不最终与抵抗之弧议和?这个可能性是有的,但从长远看,还是不如拉入中俄来得好。
中俄的力量进入中东而以色列也被迫接受,这将大大削弱美国对以色列和中东的影响力,也能在美国和以色列之间制造巨大的裂痕。而且这也避免了一种阴暗的前景,即抵抗之弧打得太好之后,除了抵抗之弧之外的世界主要各方心态都发生变化。一些原本和抵抗之弧关系还可以的国家也许乐见抵抗之弧吃个大苦头,以免中东的比如说逊尼派王爷国过于弱势。如果事情走到这一步,那抵抗之弧反倒危险。过于木秀于林也许不是大智慧。
7 伊朗核计划趁机实质性迈进一大步,如果时机成熟甚至可以实施核试验跨过核门槛。
8 通过保障加沙物资供应等斗争迫使埃及立场往抵抗之弧方向明显偏转。
9 有力策应俄乌战场上的俄国,争取让俄国有时间和机会在以巴战争进行期间取得较大战果。
10 通过军事,外交等综合手段争取令逊尼派王爷国与美国关系大大恶化,受到美国制裁打击。标志性事件可以是王爷国纷纷被迫在武器装备上大幅转向依靠中国。
二 以色列在以巴战争中应该追求的目标
1 四位数对五位数的死亡
即,战争基本平息后,以色列军民死亡四位数而抵抗之弧军民死亡五位数。
现在以色列已经死亡四位数了,所以这个要求就是在说以色列不要把战争规模搞得太大。如果以色列的损失达到五位数,那以色列受到的打击可能就过于沉重,冒的风险可能也太大了。战争烈度的高低至少在开始阶段很大程度上是以色列可以控制的。但以色列把烈度提高之后,再往下恐怕就不是以色列好控制的了。以色列在试图扩大战争规模的时候,一定要切记这一点。
至于杀死对方五位数,实现的可能性还是相对较大的。这样对内多多少少有交代,也确确实实把抵抗之弧打疼了。
2 避免在加沙杀人太多
迫于国内压力而进入加沙,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该因此在加沙大开杀戒,更不要做什么把加沙抹平的大梦。后者是实现不了的,前者或许可以实现但对以色列损害太大。比较好的办法是迫于压力冲进去,扔下上千具尸体之后迎来国内舆情某种反转(即:这不是聪明的打法)。然后再把军队撤出来。这里要看以色列政府引导舆情的智慧了。
上一条提到以色列可以追求杀死对方五位数。 能杀死六位数吗?即使能也不要做。一旦做了,战争烈度恐怕就压不住了,国际环境也可能发生超预期的不利变化。
3 坚决避免在北方战线遭遇重大军事失利。
防备真主党和叙利亚的力量千万不要调走投入到其他地区。在这方面,以色列一定要顶得住民意的压力。
第二条和第三条一定程度上也是相辅相成的。顶住压力不撤北方精锐,投入加沙的力量由于数量不足或者是战斗力太差就容易损失惨重,这样或许反倒有利于民众见血多了之后认为撤出加沙是聪明之举。
4 避免战争长期化,争取在美国大选前战争基本平息
美国大选有可能导致其内政出大乱子,如果届时战争还在继续则不确定性会较高。
5 尽量摸清抵抗之弧的组织状况和实力
目前看来以色列在“知彼”方面有很大缺陷。这次应该抱着“不打不相识”的心态将战争同时视为一次大规模“火力侦察”。有时安排军事行动未必是要为了打击敌人或者保护自己,而是为了让敌人暴露情况。
6 避免俄罗斯的军援力量强力介入
从俄国的角度看,战争打大打长对自己太有利了。
在这种形势下要做好对俄关系需要以色列不惜血本地想办法统战俄国。以色列关键时候要敢于坚决出卖乌克兰乃至北约利益。
7 引入中国的力量调停
中国最看重的是稳预期稳成果,希望能稳住从中东持续获取经济利益的预期,稳住中东可以持续牵制美国的预期,稳住中国协调下逊尼什叶派和解的成果。这些都决定了中国或许乐见一段时间内的斗争升级但也会担心斗争高度激化而导致的预期不稳。
所以,当以色列和抵抗之弧的斗争烈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中国愿意保和的立场可能是真实的。以色列要利用好这一点。
中国这个稳定因素加进来,再加上美国的保底功能以及这一次双方的矛盾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释放,操作得当的话或许可以期望第六次中东战争(本次以巴战争)之后以色列的周边环境能稳住一段时间。
从更长远看,以色列迟早是应该融入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格局的,毕竟中国将来肯定是超过美国一大截的世界老大。利用这个机会早一点克服以色列内部反华力量的阻挠和中国搞好关系,这也是大有益处的。
8 利用此次战争实行一定程度的收缩
通过大流血建立上层共识:过多过于突出的定居点是引火烧身之物,以色列需要在定居点和实控领土上做出一定程度的战略收缩。比方说在加沙和西岸的边界和以色列实控区的边界之间制造出一些无人地带,在无人地带大量埋地雷,等等。
9 设法把一些极端强硬派借着战争给收拾掉
收拾的方法,可以是安排他们去最危险的地方让他们的骨干被打死,也可以是请美国把他们收走(比如迁到美国去)。这后一种情况拜登政府未必不能接受,毕竟这些极端强硬派也是民主党心目中的严重麻烦制造者。平时这些事可能不好做,战争时期或许有机会。
10 顽强做好对逊尼派王爷国和埃及的统战工作
短期内肯定有巨大困难。但逊尼派对什叶派的恐惧和猜忌会始终存在。抵抗之弧打得越好就越是如此。以色列如果能利用好这种心理,则有可能用外交成果部分弥补军事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