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被迫沟通惟仍是敷衍应对「蓝白合」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扰扰攘攘了几个月的「蓝白合」议题,昨日终于有了眉目。柯文哲竞选办公室发言人戴于文昨日上午公布,经过双方磋商,决定双方幕僚在十四日下午针对「蓝白合」议题进行幕僚作业讨论采取「二对二」形式。会前、会后都会受访,会中则会有录影,秉持公开透明的精神。他强调,民调是可受公评,也是目前唯一大家可以接受的方式。侯友宜竞选办公室稍后回应称,乐见民众党给予善意回应,为蓝白合作跨出好的第一步。十四日的会面将不设前提,任何议题皆可讨论,如果有共识与结论将在会后记者会上说明。
所谓「二对二」形式,本来是由国民党方面提出,并决定将派出侯竞办执行长金溥聪与中国国民党秘书长黄健庭作为代表,希望两党就理念、核心价值、未来合作事项等,进行充分沟通。而柯文哲则「接招」同意「二对二」形式,表示将派竞选办总干事黄珊珊、竞办办主任周榆修与国民党磋商,幷主张先进行三次辩论后举行民调,以确定「蓝白合」的形式。
从双方委派的谈判代表人物看,国民党方面具有较大的诚意,而民众党方面则是仍然在采取「蓝白拖」的战术,对真正实现「蓝白合」缺乏诚意。实际上,国民党出动的金溥聪和黄健庭两人,是在侯友宜阵营内具有「话事权」的人物,可以对投票中的任何议题当场拍板决定。而民众党出动的黄珊珊、周榆修,都只是名副其实的「幕僚」角色,并没有当场代表柯文哲拍板决定的权力,只是将谈判的过程及对方的诉求「如实」向柯文哲汇报而已。尤其是在民众党是柯文哲「一人政党」的体制下,黄珊珊、周榆修更难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发挥余地。
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侯友宜、朱立伦到金溥聪、黄健庭,都具有对「蓝白合」的迫切感,生怕会破局。正因为如此,国民党方面对柯文哲在「蓝白合」议题上玩弄各种手法,到忍辱负重,不敢「回击」。这更助长了柯文哲「一日三变」地耍弄花招的「气势」。因此,曾经坚决主张侯友宜只能「做正的」金溥聪,后来也悄悄地修正诉求。看来,金溥聪、黄健庭为了能够促成「蓝白合」,在商讨过程中将会有较大的灵活变通应对策略。
但黄珊珊、周榆修两人都是「主战派」,这不但是出于民众党及柯文哲的发展前景的考量,而且更是基于两人本身的历史背景。实际上,作为亲民党出身的黄珊珊,就曾多次以当年亲民党在「国亲合」后被国民党「吞噬」的历史「教训」,强烈反对「蓝白合」。而周榆修则是民进党员,曾经担任民进党青年部副主任,并且担任民进党「立委」苏巧慧(苏贞昌女儿)的助理,后来受到时任台北市长柯文哲的邀请,成为柯文哲市长室机要、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局长。但至今仍然是民进党员,当然会极力阻拦将会导致「下架民进党」的「蓝白合」。试想,柯文哲推出这两人协商「蓝白合」,根本就没有促成「蓝白合」的诚意。
对此,就连民进党「立委」林俊宪也看出了「猫腻」。他指出,柯文哲派出黄珊珊与周榆修去谈「蓝白合」,而这两人都是最讨厌国民党的,也是最不希望「蓝白合」的,怎么可能派这两个去是为了谈出结果,根本就是不愿意看到它成局,而最后将责任推给国民党。
实际上,柯文哲如果真的是有诚意实现「蓝白合」的话,就应该是自己亲自与侯友宜进行「一对一」的磋商。即使是「二对二」幕僚对谈的建议是由侯友宜提出,柯文哲委派的人选,也应该是对「蓝白合」持正面态度而且具有一定「话事权」的人选,至少是民众党秘书长周台竹,或前任秘书长谢立功,起码前者的身份与国民党秘书长黄健庭「对等」。
其实,柯文哲终于松口同意国民党提出的由幕僚进行「二对二」协商的建议,是眼看自己「蓝白拖」的策略将要失灵,因而不得不被迫为之。实际上,柯文哲本来提出的「比民调」、「辩论」等国民党根本无法接受的条件,就连前民众党中央委员张益赡也分析认为,柯文哲的目的是以退为进,若协商比民调破局,就可以把非绿整合破局历史罪人的包袱,丢给国民党。这个怪招,开头确实是曾经让侯友宜方面难以招架。倘国民党不愿接招,就可将责任全部推卸给国民党。反正,纵使因为蓝白不能合而导致柯文哲本人败选,也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是因为保持了民众党的主体性而捞多几席「不分区立委」,成为关键少数。并在「三党不过半」下可以寻求参与「联合政府」,这也是柯文哲日前鼓吹「内阁制」的奥妙所在。
但柯文哲这种不诚实的态度,受到盼望「下架民进党」的政媒两界的强烈批评,因而有可能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被「比民调」的「回力标」击中。实际上,柯文哲的高民调其实是充满了「水分」,包括有民进党支持者「灌水」,有玩世不恭的青年人「贪玩」等。这些民调是不能转化为选票的。实际上,在此前未有「二零二四」大选的背景下,在各县市长的民调中,侯友宜都是位于前列,柯文哲都是「吊车尾」。因而目前柯文哲的「高民调」是含有「水分」的,何况也高不了侯友宜多少。
而且,在韩国瑜「出山」后,曾经对侯友宜充满怨怼的「韩粉」,在接到民调机构的电话时,将会顾全大局不再采取对侯友宜「不表态」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在国民党「小鸡归队」,并持续举行造势活动之后,作为「母鸡」的侯友宜的民调,将会超越「立委」参选人不多而且质素也不强的民众党的主席柯文哲。
也正因为如此,黄珊珊前日才下「最后通牒」,声称「如果要做这件事就快点做,做完之后十月底一拍两瞪眼,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因为过了十月底进行「比民调」,柯文哲未必能占到便宜。届时令「蓝白合」破局的责任,就不是由侯友宜来背负,而是转移到柯文哲的身上。另外,柯文哲自己在脸书上透露的,民众党内也有许多人关注「蓝白合」,也是其不得不终于要面对「蓝白合」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仍然是采取敷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