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天一隅,让上帝之鞭陨落
借苍天之名,荡平欧洲。
自成吉思汗登上历史舞台,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席卷了欧亚大陆。
先后三次西征,让欧洲各国噤若寒蝉。
尤其是旭烈兀主导的第三次西征,如若不是蒙古帝国后方生变,非洲也会体验一把被“狂飙突进”的感觉。
让蒙古帝国扩张步伐暂时陷入低潮的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合川钓鱼城。
巴蜀要冲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巴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权虽然北伐实力不足,但由于有漫长的长江天险,守成有余。
大部分时候,北方政权会选择突破巴蜀而多路进攻,这样南方政权顾此失彼,就容易被征服多了。
图片出自网络
蒙古帝国的蒙哥大汗在吸取了之前元军攻宋的经验后,就作出了这样的部署:
东路忽必烈主攻南宋的荆湖防线、蒙哥亲率西路进攻四川,另有一路由兀良哈台率领绕道大理进攻南宋腹地。
由于四川屡遭蒙古兵的蹂躏,所以南宋方面干脆收缩防线,苦心经营重庆城的城防设施,使重庆城作为“西蜀之根本”。
而在合川附近的钓鱼城,又是重庆城的重要屏障,堪称“根本中的根本”。
图片出自网络
如果把南宋的整体防御比喻为一个口袋,那么钓鱼城便是那个口。
“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矣”。
南宋方面,对钓鱼城的重要性认知空前一致。
钓鱼城位于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条大江汇流所形成的半岛之上。从这里沿三江北上,可达四川盆地东北部广大地区;顺嘉陵江南下,就是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四川首府重庆。
守住了钓鱼城,就可以保巴蜀无虞,进而拱卫荆襄和都城临安。
图片出自网络
鉴于钓鱼城和重庆对南宋的重要性,宋廷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在四川几大江河的关键节点接连修筑了十余座山城。
形成了“以嘉陵江汇入长江处的制置司城重庆为核心,以长江沿线的乐山凌云城、泸州神臂城、奉节白帝城这三安抚司城为基干,以长江支流沱江上的金堂云顶城、嘉陵江上的阆中大获城、南充青居城、合川钓鱼城这四戎司城为支撑的山城网络。”
这些新筑的城邑皆“因山为垒,棋步星分,为诸郡治所”,易守难攻。
在巧妙运用山川河流构建防线的同时,诸多城寨层次交错,点线面结合,一处有危机可多处救应。
图片出自网络
以往蒙古铁骑遇到坚固的壁垒,往往选择绕过城防,攻击后方的战术受到了高度遏制。
南宋命脉
具体到钓鱼城的防务,在利用天险层面做到了极致。
利用嘉陵江大回转形成的东城半岛作为整个合州城市的规划范围,以环绕半岛的嘉陵江河道作为外城的天然城壕,以阻断半岛的钓鱼山作为主城的天然城墙。
周围的高崖绝壁和天然沟壑,本就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在钓鱼城主城的设计上,南宋军民又尽足了人事。
图片出自网络
以东城半岛做为外城,作为核心防线的第一层,有宽阔的嘉陵江和沿江堤防作屏障。在钓鱼山南北修建从山上直到江边的横城墙一字城,将东城半岛封闭起来,防止敌方步骑沿江突入。
在外城驻扎重兵防守,还在于钓鱼城充分考虑到了应对蒙古军持久攻城的策略。因为外城还是钓鱼城的基本农业生产区域,这里种植的粮食可以保障全城军民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
图片出自网络
钓鱼城中城、内城的设置则提高了防御纵深,可以根据战时形势需要实施弹性防御。
中城是钓鱼城核心防线的第二层,围绕钓鱼山顶修筑环顶城墙,使之成为钓鱼城的主城,这里还是钓鱼城军政府衙的所在。多处深井和水塘,为钓鱼城的军民提供了水源。
中城城墙依山就势,充分顺应地形高差,利用天然山崖峭壁,在局部地形平缓地带修筑相对高差达20~30米的险墙,环顶城墙设城门8座,皆开辟在城上箭簇炮石交叉攻击范围的险峻处。
城墙上铺设有宽大的马道,马道与城中道路连接,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守御方通过交通路网迅速机动兵力至危险地段。
图片出自网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钓鱼城的营建者利用山顶的天然沟壑,将中城分划为若干防御区域,即使攻城方突破中城处,也难以扩张突破,会受阻于内城之前。
内城是钓鱼城核心防线的第三层,营建者利用钓鱼山顶的最后一级台地的陡峭山壁,西、北和南三面直接以天然陡岩为墙,东部以人工砌筑的城墙为主,形成了山顶坚固的防御堡垒和指挥中心。
图片出自网络
这种以山为城,以河为池,有地可耕,有水可用,有民可依,有兵可战的城市规划,是古代军事城市规划的杰出作品。
但钓鱼城能够知名,除了设计的独特性之外,还在于它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它该有的作用。
上帝折鞭
蒙哥大汗对钓鱼城的攻击兵力是相当富余的,因此,他也和李云龙攻打平安格勒一样,并未指定主要攻击地点,而是所有两军接战的地方,都是主攻方向。
双方一度在镇西门大战,蒙古军死伤惨重。蒙哥大汗不得已调整部署,主攻钓鱼城南边的护国门,东边的东新门,北边的奇胜门。
图片出自网络
护国门是宋军水军所在,水军在钓鱼城的防御中可以起到机动和袭扰的作用。
大战爆发后,在给予蒙古军大量杀伤后,宋军水军失去了战斗能力,但依靠垂直落差修建的护国们依旧岿然不动。
东新门地形较低,因此蒙哥将自己的中军设置于此,宋军主将王坚集结重兵与蒙哥交战,双方均死伤惨重。
虽然敌众我寡,王坚却能抓住战机,在局部发动反攻。
图片出自网络
皇洞是钓鱼城东外城兼有暗道出口作用的一处排水设。
左侧60余米的城墙脚下,洞口系条石砌扣而成,前行约15米,突有石墙居中而立,形成两个极为狭窄、人须侧身擦壁爬行的隘口。
王坚领军由皇洞潜出钓鱼城,夜袭石子山蒙哥汉驻地,直扑蒙哥汗寝帐。就在花木里、阿塔赤等侍卫拼死护驾时刻,蒙古入蜀先锋赵阿哥潘率军及时赶到,方就得蒙哥一命。
图片出自网络
不得已,蒙哥将自己的大营搬到了更安全的地方。
运气不可能一直站在蒙哥这边,这其实是死神给他的警告,或许蒙哥戎马生涯一辈子,已经习以为常。
也或者蒙哥还觉得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蒙哥身边的大将术速忽里谏言,屯兵坚城是犯兵家大忌,不如绕过钓鱼城进入南宋腹地,与忽必烈会师。
这种合理化建议,被不可一世的蒙哥汗拒绝。虽然蒙军击败了南宋从荆湖方面的援军,但钓鱼城却始终士气高昂。
在蒙军遭遇水土不服、疫病的困扰之时,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
图片出自网络
蒙古军前锋元帅汪德臣单骑至钓鱼城下劝降,被城上飞石击中,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
愤恨、恼怒让蒙哥发誓要与钓鱼城死磕。
改变世界
在钓鱼城的战斗中,随着双方的互相了解,前线指挥官展现了极高的战术素养,不时出几个奇招。
奇胜门就曾一度因蒙军的坑道作业而失陷,王坚和副将张珏为夺回城门,与蒙军死战。
但改变世界的一刻也即将到来。
蒙哥看到城破在即,嚣张的气焰似乎又燃了起来,他亲自登上内城外的马鞍山头,指挥死士攻城。
图片出自网络
由于距离较近,王坚命令投石车向蒙哥驻地方向发起猛烈砲击,一命呜呼。
蒙哥汗猝死,使得忽必烈开始着手与阿里不哥争夺话事人。
西征途中的旭烈兀得到蒙哥死于钓鱼城下的消息,于是立刻率领蒙古西征军主力东撤。
埃及马穆鲁克(Mamluk)王朝趁此机会出兵作战。
忽都思率领12万马穆鲁克大军与怯的不花率领的留守蒙古军在加利利交战。
埃及军队凭借军队数量上的巨大优势战胜了蒙古军。
图片出自网络
由于旭烈兀后来为忽必烈站台,导致他被四大汗国的金帐汗国攻击,是以旭烈兀并未能替怯的不花报仇。
阿拉伯和北非地区得以免遭蒙古占领,宣告了蒙古帝国向外扩张的终结。
而欧洲、非洲的豪强们则可以继续“菜鸡互啄”。
一座小城,引起了世界格局的变化,这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
图片出自网络
如今,钓鱼城虽残破,但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寸热土,都散发着当年每一位英雄战斗的气息,这就是民族气节,这就是中华精神!
参考资料:
重庆与世界《合川钓鱼城遗址 山地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突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