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美国国家地理》满语功能性灭绝谬论

来源:微博@Eivor_Hydromancer

作为一个研究生论文研究多语制,专门搞了一学年“濒危语言保护”的语言学学生,我对给美国国家地理洗地的中国人非常不屑。

麻烦撕别人之前先搞清楚社会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对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有基本的认知。

我昨天在X上发了质疑美国国家地理“满语消亡”报道的文章,和一位语言学教授小哥进行了互动。小哥专门研究女真语演变、满语与韩语的语言学联系,会写满语,对满语的了解也很深刻。我们就美国国家地理的误导性分析达成了一致共识(图一)。

500

满语的衰亡过程漫长且复杂。努尔哈赤借蒙古书写系统创造老满文已经是1599年了,作为一门语言体系相对年轻的语言,满文在与中文的对抗中注定会处于“语言劣势”。如同沙俄皇室推崇法语,但沙俄民众用俄语日常沟通一样,满文的使用也主要局限于清廷,并未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当时清朝人的主流语言。“刚刚消失”这种不符合语言学逻辑,且充满误导性的话术实在让人觉得可笑。

500

500

500

不少中国人民内心澄澈,有时对外界的阴险用心难以识别,文化防卫意识较为薄弱。X上的很多西方用户对美国国家地理这种行为非常警惕,认为这是西方发起的,针对中国的不实攻击。有法国网友举例(图四),法国媒体就在今天还尬了一篇“中国对蒙古族进行文化灭绝”的造谣报道。从一开始的藏文、到之后的维吾尔文和蒙文,再到现在的满文,他们不遗余力地想给中国扣上“灭绝少数民族文化”的恶名,挑拨离间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

民族和谐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石。中国在这方面成绩斐然,放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优秀案例。我们的邻国印度因为民族矛盾充斥着语言和文化的割裂,穆迪如今针对锡克教与加拿大开战,在我看来其实也是想要完成在千年以前就由秦始皇完成的“大一统”。中国发展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概念愈发丰富多彩,各民族人民携手为中国发展提供智慧和力量,这是目前很多西方国家嫉妒不已的。

西方国家靠着“文化灭绝”其他民族来开疆拓土,现如今深陷民族、宗教、种族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深渊。他们想把我们拉下水,这是不能够的。对这种行为我们一定要警惕,这个时候就别上赶着还替他们洗地了

500

500

500

500

500

事情起因于微博@美国国家地理发了一篇文章《中国官话只有汉语?这种官话刚刚消失》

500

满语曾是3亿人口的官方语言。然而,即便是拥有上千万人口的满族人,如今也没一人能够完整地说出这些文字。为什么这个曾经的官话,消失了?

结果被人发现配图是拉丁文。

500

美国国家地理10月3日发表的“中国官话只有汉语?这种官话刚刚消失”一文充斥着事实性错误和误导性信息。其编辑错把“尼布楚条约拉丁文版”当成满文配图发布,标题颇有延续美国政客和机构无端指责“中国压制少数民族文化”的歪风,亦有挑拨民族矛盾的嫌疑。为满语衰亡叫屈,却认不得满语,利用民众语言学知识的不足来误导民众,实在让人不齿。

我还没看到这篇文章的英文版,但考虑到这种误导性文章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我连夜写了一篇英文小论文发在X上,简单介绍了满语衰亡的过程以及中国目前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政策。

500

500

500

500

炒作“文化灭绝”一直是美西方最爱做的事情,藏语、蒙语、维语都被泼过脏水。正本清源很重要,并非小题大做。

🔵 满语虽为清廷官方语言,但使用者从一开始就不多,主要是满人和部分其他民族官员。

🔵 满语的衰亡早在清朝鼎盛时期就已见端倪,雍正、乾隆和嘉庆皇帝对此都有评价,历史资料亦有记录。

🔵 即便清廷颁布诸多利好政策鼓励使用满语,高度汉化的清廷还是逐渐被汉族文化同化,满语也逐渐式微。

🔵 清朝末期,满语的使用者已经锐减。就连溥仪也不能流利使用满语。清朝灭亡后,会说满语的满人很多都逐渐放弃了满语,转而使用汉语,以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

🔵 语言的发展和消亡与社会、经济、政治甚至科技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语言学中常见的现象。

综上,满语的衰亡有着历史、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也并非“刚刚消失”。目前满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极度危险的濒危语言,中国政府也在努力保护这门重要的少数民族语言,我们的很多历史记录都由满语记载,满语灭亡对我们的文化历史研究也是很大的损失。

在此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由教育部、国家语委2015年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个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先后出版了《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中国濒危语言志》《中国语言资源集》等标志性成果,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文化建设。

作为一个搞语言学的中国人,我认为中国近年来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上做了非常多积极的工作。虽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但比起很多表面上搞多语制,实际上打压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虚伪国家而言,我们做得已经很好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