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分手,C929大飞机问世不会像网民期待那样快
可能有些朋友注意到,就最近咱们商飞的董事长贺东风就讲了,我们那个 C919 比较顺利。现在订单数 1000 多家,两架 15 飞机已经交了,飞上海成都飞得非常好。然后他同时透露一个信息,就是正在推进叫 C929 项目,就是宽体科技,因为 929 是 150 座,那是最常见的,宽体科技意味着技术上一个台阶,那是二百五到三百五,航程更远的一万二千公里,所以这也是很好的一个消息。
但是有些人就注意到了,那跟以前不一样,那么原来叫CR929,因为这个r是俄国,对吧?所以原来是准备宽体科技跟俄罗斯合作,那么当时为什么决定跟俄罗斯合作?我的理解还是觉得这个发动机技术俄国好一点,因为他原来他也有大飞机的经验,虽然它搭飞机不如那个波音和空客。它有点经验,我们是个空白,所以跟它比,我们原来那个发动机技术还是差一些,还有宽体科技的设计经验也差一些。当时通过跟他合作一个可以快一点走点捷径,因为学习比创新还是要容易,创新难呐,从头摸索你想多难。所以当时我觉得思路两个,一个就是技术上、产业上快一点,另外可能还是当时有一点战略考虑,就是通过宽体科技设计,进一步加强中俄的经济联系和战略合作。
那为什么会变卦?不是我们的原因,是俄罗斯的原因,去年俄国单方面提出来退出了,我觉得他也是遇到很多困难,因为合作总是得双方,都有一点贡献。现在看来俄罗斯经济技术都遇到困难,他可能还真做不出,做不了什么贡献了。所以就变了,从CR929 变成了C929,就我们自己干了。这个当然也不排除以后有条件的话,我们跟像空客这种地方合作,因为和波音合作的大概率是不现实的。原因不是我们,是美国人砰就给卡了,他不会在这种高端项目上跟我们合作,所以别指望了。
但空客的合作我觉得不排除,但是能不能搞成我有点悲观,因为现在欧洲是被美国控制的牢牢的,对不对?所以美国人说不,他不敢再说不?呵呵,知道他不敢对美国人说不,所以大概率就得靠自己,就得靠自己,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