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要像现在的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不要说目前不可能,即使未来几百年也不可能
【本文来自《学好英语还有那么重要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汉语难以成为世界通用语
现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人在鼓吹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的观点,他们或者出于爱国心,或者对世界语言实践的不甚了了。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汉语要像现在的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不要说目前不可能,即使未来一百年、二百年乃至一千年也不可能。这是由汉语的承载体汉字结构所决定的。从发音来说,汉语没有什么问题,仅是四声区别,掌握起来甚至比英语还简单。
从分词来说,拼音文字都是分词连写的,但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因为汉字本身就像一幅幅画,分词的话,结构美学就会被破坏,从视觉美感上来说,大多数人难以接受那种割裂感。所以,学习汉语还多了一项额外任务:就是断句、断词的能力。对于外国人来说,这也是一个难点。不分词还有一个弊端:语法精确度有限,容易产生歧义。从世界主要语言的实践出发,英语比汉语精确、法语又比英语精确。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当中,如果出现歧义,均以法语文本的记录为准。
故而,从分词来说,汉语也不符合世界性语言的实践,她是独成一体、“孤芳自赏”。不过,这并非是最大的难点,稍加练习是可以克服的。
最大的困难在于汉字。汉字不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字母文字,她的“字母”实际只有五个笔画:横、竖、撇、点、折。也就是说,这五种笔画构成了成千上万的汉字。由笔画构成字根、由字根组成汉字。那么,字母少,文字结构必定复杂,学习的难度和时间成本就高。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是一道天堑,要付出的学习上的努力是可以想象的。所以从难易程度上,仅用26个拉丁字母构成的英语,学习起来当然要容易得多。
从科技研发或逻辑思维而言,汉字因为它的复杂和笨重,也难以成为合适的符号标记而存在,这类符号标记或排序人们往往采用的是最简洁的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等等。
当代英语往往通过灵活的介词结构解决了从前复杂的动词变位,这种进化或进步,让英语成为一种非常简洁且易学易用的语言。它比任何其它世界性主要语言在学习上都要容易得多。
所以综合来说,汉语或者汉字,她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正词法,语法精确度有限,形体既复杂又笨重。除非她转变成形体结构简洁、语法精确且易读易用的文字语言,否则,要成为像英语一样的“世界通用语”,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太可能。那种以为中国强大了就可以让汉语推向全世界并取代英语地位的想法,难免会成为“市场花园”行动中那座“遥远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