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相对于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意义更为深远。因为公共管理涉及的是全局性的问题,在宏观领域的决策一旦出现失误,造成的影响比企业做出错误决定损失要大得多,影响也深远得多。

在这个领域,华为再一次走到了前面。在“2023数字经济峰会·城市智能升级”主题论坛上,华为携手业界标准组织、专家、客户和伙伴共同发起“华为盘古政务大模型联合创新行动”,重点推进大模型在政务服务、政务办公、城市治理等场景的创新方案开发。

在政务大模型应用方面,我国一些城市已经率先做了试点,比如深圳福田区依托大模型建设辅助办公、智能校对、摘要生成、辅助批示、智慧督办等应用,助力政务数字化转型;在城市数字化领域,利用视觉(CV)大模型提供全面覆盖城市突发事件的智能发现、智能识别和智能上报、并自动实施工单分派。

广州白云区城管局携手华为云成立全国首个盘古政务大模型实验室,在六乱治理、垃圾分类、占道经营等多个开放场景展开全面测试。并利用视觉(CV)大模型,实现城市事件即时发现、即时处理;结合自然语言(NLP)大模型,实现政务数据实时分析交互,快速生成决策建议,实现城市治理工作降本增效。

我一直认为,政府的职责是公共管理,一个政府是否具有“合法性”,不是取决于它产生的方式,而是取决于它对公共管理职能的履行状况。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府事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规避宏观决策受个人和集团利益的影响,同时避免政府行为对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背离,让公共管理和政府决策真正成为科学,在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行政事务的效率,为调解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提供一个全新的途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