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10部电影,不如搞1次带货……”
作者 | 网视互联编辑部
“演10部电影,不如我搞一次直播带货……”在听到某三线演员经纪人说出这句话时,制片人小豆(化名)当时就震惊了。
本想要邀约对方拍摄3部系列网络电影,此前小豆还想着用什么样的话术花多少片酬才能拿下对方,结果没想到,对方压根不感兴趣,拒绝得虽然很客气,但也非常直接。
在很多明星看来,现在网络电影没那么火了,小院线也没啥搞头了,虽然直播这条赛道也卷得厉害,但相比之下,直播耗时短、没风险、来钱快,明显优于去演一部电影,尤其在掌握直播的财富密码之后。
李佳琦、薇娅每年十几亿的净收入让明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这几年演员纷纷从片场转战直播间,口号也从“321Action”变成了“321上链接”。
反正是“演”,何不选择来钱更快的一种呢?
拿不到好的项目,是所有演员都面临的难题。
影视项目骤减,演员片酬缩水,一线艺人的资源都难免下滑,二三四线艺人的状况更加难耐,好几个月不进组都是常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片大剧接不到,小片小剧又不赚钱,所以直播带货似乎成了个不错的选择,“挽救”了不少二三四线明星的事业。
“以前觉得在手机上看电影体验很差,现在做直播,发现手机这方寸之地,也挺有搞头。”对于吃到甜头的带货明星来说,正在适应带货主播这种新的身份。他们就在手机屏幕这个方寸之地里介绍商品,推销商品,收入肉眼可见,自我感觉良好。
甚至一些演员已经很少拍戏,而是选择去直播间表演一个售货员,他们宁愿去选择一个“带货”剧本,甚至不惜放弃一些电影剧本。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直播货确实来钱快;二来是网络电影及小成本院线很难成为演员的代表作品,要名没名,要利没利;三是带货已经不再是一件没面子的事情。
对于演员来说,反正是“演”,何不选择来钱更快更实惠的一种呢?
带货套路化,比网大同质化更严重
明星带货本无可厚非,李佳琦、薇娅每年净收入十几亿,董宇辉甚至救活了一家上市公司,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明星的“带货剧本”都千篇一律,非常考验演员演技。
很多套路,明星都在重复使用:
比如,表演跟商家吵架。在直播间跟商家砍价,这要求演员情绪饱满,表演真情流露、富有张力,能够能给网友带来强烈的代入感和冲击力。
或者假装标错价格。有的明星甚至一次直播标错好几次。成功的“演技”,一般都会一边撕心裂肺地喊“价格错了,价格错了,大家都别下单了,我要赔死了……”,一边表现得手忙脚乱、手足无措。这个时候,主播表演得越无措,网友们下单就越卖力,智商税收得悄无声息。
当然,更常见的套路还是“抢货倒计时”。主持人大喊:“倒数十个数。”但数到五时,就有工作人员表示,货已经被抢光了。明星一脸惊讶,和台上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啊我也想抢”“我都没抢到”“怎么才备这么一点货?”然后假模假样地继续补货,或者低价引流秒杀品的话就遗憾地进入下一个货品推荐。
演戏也好,直播带货也罢,目的都是挣钱一点都不丢人。但带货套路化也导致,虽然明星们在直播间“表演”得很卖力,但效果却是每况愈下,观众越来越不好忽悠,带货效果一日不如一日。
万一后续再出现卖假货、虚假宣传、割韭菜等情况就更惨了,实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截至目前,已经有多个明星都陷入负面漩涡,各种翻车事件时有发生。
二三线演员变得没有追求了吗?
很多人说,“明星的尽头就是直播带货”,这已经成为事实。
阿里巴巴集团曾统计过,中国演艺界99.5%的明星都走入了直播间,淘宝直播曾在6·18一口气邀请过300多个明星,京东则与哔哩哔哩、快手等平台合作推出“明星直播课程表”,活动期间直播超过30万场次。
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说,焦虑在所难免。接一个角色很难,接到一个好角色更难。
梦想还在,但赚钱更实在。
当然,明星的人气并不能兑换成等量的下单量,除了有平台方扶持的明星,真正能打的并没有几个。这也逼退了部分明星,毕竟隔行如隔山,在直播里卖货并不比演戏更长久,试水之后选择偃旗息鼓的也不在少数。
过去那几年,演员习惯了赚快钱。先是资本泡沫推升的天价片酬,然后是直播给行业带来的整体浮躁,这让一些演员很难再回到正常平和的心态,毕竟由奢入俭难。
不得不承认,演员确实比以往变得更浮躁,也更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