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这么辛苦,你去丰巢快递柜拿一下怎么了?”

作者:波力克

 来源:好物研究院(sherpacn)

话霸君已经有大半年没亲手收过快递了。。。。。。

今天早上,就和往常没什么两样,我在某猫买了 1 罐茶叶,一直在等待派送。

然而电话一直没有响,良久,是一条短信提醒了我:

500

那个,我在家啊,虽然我胖,但也不能这么折腾吧。

大热天 30 多度跑上跑下的,老工业园根本就没有电梯!

但想物心切,我实在忍不住了,还是跑下了楼去输入验证码。

然而,门没有弹开,却出现了“我已为你守护 18 小时,随手赞赏丰巢”的打赏界面。

如果不打赏,不好意思,请乖乖看个这个界面 30 秒。

500

而且我还发现了,丰巢的创新能力很强(毕竟刚刚当选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90亿)。

办公室和家里的丰巢,界面还完全不一样。

我家的丰巢,为了避免用户陷入选择困难证,大大的“丰巢已经为您服务 191 天”,请:

打赏 1 元,聊表心意;

打赏 2 元,大力支持;

打赏 5 元,鼎力相助;

0 元,下次再赏;

500

下面还有个小细节,这里已经有 1000+ 人打赏过。

500

我还真跟它较上劲了,我连 0 元都不想点,就等你自动弹开。

但......直到时间到了,一直都没有弹开。

最后旁边的快递员提醒我:

“如果没有赞赏的话,一定要点右上角那个小字跳过,不然看完 60 秒也是弹不开的”

这操作骚出水了.....

500

时间回到几天前,学霸君努力地回想了一下:

不对,我特么明明为了防火防盗防丰巢,特意在淘宝订单里备注了:家里一直有人,请送到家,谢谢。

甚至公司某人还有神操作,为了让快递员不放快递柜,把收货人名字直接改成了:

“家里有人不要放快递柜”

“放快递柜一律拒收+投诉”

就这样,还是没挡住快递员把快递投到丰巢的决心。

500

可以说,为了让快递能亲自送到我手上,我花尽了心思。

但事实就是,除了顺丰小哥和京东小哥外,其它家的快递,一律都是丰巢伺候。

爱拿不拿,不拿拉倒,急着拿快递的有不是我。

所以说,真得谢谢您,按我的网购频率,平均不到 2 天就有件要收,时不时还是大米+酸奶+花生油这种豪华全家桶,从楼上到快递柜一上一下,去隔壁健身房的钱都给省了,贼健康。

500

偶尔气到不行,我直接绕过快递员,找卖家。

然而还遇到过这样的解释。

我真的很佩服某些卖家跟快递员之间的情谊,东哥说的兄弟之情你们做到了。

500

是我错了吗?

身边有那么一种声音,你怎么不体谅一下快递员,他们工作多辛苦啊,每天日晒雨淋的送几百个快件,你一个坐办公室的,下去拿一下怎么了?

我这就有理有据地教你回复杠精们:

商业道德最最基本的一条,遵守合约。

在购物后,商家承诺包邮,就相当于我和快递公司间有商业合约,合约内容是,将快递送到收件人所留地址。

是快递公司跟快递员签的合约,他怎么送怎么省力,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果默认允许快递员,未经允许就能把快递放到丰巢等快递柜。

其实就等同于,快递员可以未经收件人的同意,随意变更投递地址和收件人,那照这个逻辑他把快递给谁都无所谓了。

500

不说合约精神的话,再上一层就是法律精神。

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你还可以这样怼人: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快递暂行条例》第 25 条,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也就是说,快递能放快递柜,首要条件是“征得收件人同意”。

一条短信告诉我快递已经到了丰巢,那叫“通知”,不叫“征得同意”。

500

快递未经同意直接放快递柜,显然是快递员有效“摸鱼”的一种方式。

但有一次,和我相熟的一位快递小哥说出了真相,摸鱼一时爽,工资火葬场。

丰巢的出现,好像是提高了派件效率,时不时偷个懒,但实际上放这快递员赚的钱就少了。

小哥所在的公司,每派一个件收入 1 块,如果放快递柜的话,快递柜要另外收他 0.35 元,等于收入锐减 35%。

500

平时一个小区 90 个件,1 个多小时就能派完了。如果用了快递柜,90 个件也还是要 1 个小时才能派完。

“因为快递柜贼难用”。

柜子要在破触屏上输入号码才能放件(很多还是要用力戳才有反应的电阻屏),快件号(中英混合),1 秒能输一个字符你就偷笑吧,平均一个件要用 30 秒。

就这样一套流程弄下来,时间没省,钱却少了。所以快递小哥跟我说,除非双十一那种实在派不过来,或者客户要求,不然一个想赚钱的快递员都不会想放快递柜。

500

消费者要给钱,快递员要给钱,显然快递柜两头都给“吞了”,但快递柜要收的钱,显然不止这么点。

比如快递柜老大丰巢,它们家官网上,就介绍了五大盈利模式:线上寄件,微信/支付宝/短信界面,取件界面广告,柜体广告,屏保广告。

目前广告费最多的就是柜体广告,每组快递柜的广告费按地段不同,多在 3000-6000 元/月,屏幕的轮播广告会便宜一些,单则广告 500/月(不过屏幕可以插播很多条啦)。

PS:地方政府也有针对快递柜给补贴,《物流时代》曾报道,智能快件箱数量在 300 组以上的公司,每组快递柜补贴 2000 元。

500

每月都有固定收入,丰巢们还是不断喊穷,主要是快递柜这铁疙瘩造价和进驻小区交的钱比较多。

在一线城市,一组快递柜的全部成本是 3 万左右,每个月要给小区交租和电费。

这也是它们急于收费的原因,快递柜玩的就是占坑,占的越多话语权就越大,成本越低。而且快递柜一开就是上千组的开,初始投入要几千万,不想办法收钱的话一些小玩家资金链直接断裂。

500

这么说,快递柜们收钱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咯?

用户为了美好体验付费,企业能赚钱,快递员省事,三赢啊这是!

这样想的小伙伴,都是快递柜老板们的精神股东。快递柜的商业本质就是零和博弈,看谁能熬到最后,赢家全盘尽收。

大家知道分众吗,一个电梯广告大佬,号称“全中国一半城市人口都在看分众”。个个电梯都挂块液晶屏,你不爱看也得看,我就在上面欣赏过几百次“伯爵旅拍”的脑残广告。

PS:分众的广告牌避无可避

500

快递柜,也是这么个情况,当你在全中国的小区有几百万个快递柜的时候,你就有资本跟社区,广告主爸爸,快递公司谈收费。

在此之前,投的钱就是赌一把,心甘情愿,赌不起就赶紧退场。

PS:这可能才是未来的快递柜趋势,把成本转嫁到商家上,变成小区里的活广告牌。

500

目前国内的快递柜巨头们,覆盖最多的也没到 30 万个,像学霸君所在的小区,要去快递柜拿个快递要走 10 分钟以后,已经变成了“慢递”,还要收钱我真的是.......

500

就像国内的快递专家所说,快递柜的本质是提升用户体验,至少要有 200-300 万组才说的上“提升”,收费的时机远远没到。

在此之前,用户体验跟不上,用户就该用脚投票不给钱,理直气壮的那种。

想薅用户的羊毛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你们(快递柜们)也想得太美好了吧。

500

嗯,学霸君就是这么个“顽固”的人。

无论说的有多美好,我就是坚持,快递要亲自送到我手上!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