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组数据来对比,郭董连署难聚气

     在嚣嚣攘攘地拖延了几天之后,郭台铭昨日终于正式启动为参选「二零二四」收集连署书的作业。昨日下午,郭台铭竞选办公室在台北市三创生活园区举行「郭赖配连署行动——公布台湾各地连署站及LINE@连署」记者会,由发言人黄士修主持,高声宣告连署启动。而在此之前,全台十个连署站点已于上午十点开始接受连署书,郭台铭与赖佩霞于十一时四十五分抵达新北市设于板桥区的「阿铭之友会」连署站视察。由于该连署站的旁边就是郭台铭出生地——板桥慈惠宫,因而被视为郭台铭收集连署书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也就成为郭台铭和赖佩霞在连署起跑后的第一个行程,两人到该连署站和民众互动,希望替自己增加更多人气。

     郭台铭在出生所在地的老家现场,被记者们问到收集连署书预计何时可以达标时?郭台铭回应说,现在目前超出他们的想象,今天不可能达标。但他又声称,他非常感动,这么多民众代表主流民意,民众对「郭赖配」支持 连署第一天,他们都非常踊跃来,今天上班日,不是平常日,一大早来这地方很小,这么多人。希望大家民意体现,让他代表二千三百万同胞站出来发言,代表台湾需要改变,改变带给台湾希望。 

     然而,资深媒体人邱明玉却在民视政论节目《台湾最前线》中分析:「以他的场地那么大,现场才三十、五十个人其实不算多,而且以郭董的『钞能力』,公关公司应该要营造出长长的人龙达上百人才对」,丘明玉也强调。现在时间紧凑,只剩不到四十四天的时间,如果台北市只有一个连署站是很少的。

    实际上,与当年宋楚瑜两次透过公民连署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各连署站收集连署书的鼎盛人气相比,昨日郭台铭各连署站的「生意」并不算「兴旺」。而且,各连署站的筹备工作也呈现「打泻一箩蟹」的状况,就连郭台铭自己也埋怨道,他觉得准备的还不够充分,让民众不便,这是内部人员再教育有问题,人员跟志工对老百姓、选民服务不够,给的提示不够,还要再加强。其中有一个连署站,还因为写字笔准备不足,而劳烦到一位支持者自掏腰包购买了三十支笔以表达支持。

     另一个准备不足的征象,就是各个连署站置放的竞选背板、文宣小物等,都只有郭台铭本人,未能将前几天宣布的「副手」赖佩霞加上去,或是两人合影的定妆照。以郭台铭的「钞能力」,这个重大瑕疵是不可想象的。

     郭台铭竞选办公室昨日发布新闻稿,公布第一波十处连署站点位置,包含台北市大安区、新北市板桥区、宜兰县罗东镇、台中市南屯区、苗栗县头份市、彰化县彰化市、南投县草屯镇、云林县虎尾镇、嘉义县太保市、屏东县潮州镇。紧接着将在全台二十二个县市都设置连署站。但这与二零零零年宋楚瑜首次参选时,全台三百多个乡都有设置连署站相比,真是「蚊髀与牛髀」。而且,就连当初一些「名嘴」好心地为其预估,将在全台「区域立委」的七十二个选区都设置连署站,也有心无力。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当年宋楚瑜得到地方派系势力的全力支持,各县市各乡镇不同派系的地方派系势力,都义务地自设连署站热心为宋楚瑜收集连署书。而曾经表态协助郭台铭连署的各地地方派系势力,「临门一脚」却是纷纷「缩沙」,因而郭台铭只好改变计划,委托公关公司代劳,因而只能够是在都市区设置连署站,未来争取每个县市都能设置一个连署站。 

     即使是台湾地区的二十二个县市,包括六个「直辖市」、十三个县及三个市,都能做到每个县市都设置一个连署站,以二十九万分连署书才能跨过「门槛」计算,平均每个连署站必须收集到一万三千一百分连署书;再以四十天的作业时间计算,平均每个连署站每天要收集到三百二十八张连署书,而且还必须是合资格的。

     而从昨日的「战绩」看,显然是与要求有距离,因而即使是在郭台铭出色地的连署站,就连郭台铭自己都承认昨日是「不达标」。那么,那些人口较少或较偏僻的县市,可能就是「欠账」甚多了。

     按照过去历次的经验,要收集到二十九万分合资格的连署书,必须征集到三十五万分的连署书,以预计「中选会」在核查时,将无效或重复连署的表格剔除出来。因此,上述的「达标」数据,还是并不保险的。

     有熟悉台湾地区选举政治的名家分析,郭台铭要做「主流民意大联盟」的「盟主」,拥有足可震慑侯友宜和柯文哲的「实力」,「迫使」两人与自己谈判并同意拱手让出政党提名票,就必须比照宋楚瑜当年先后两次的「战绩」。其中「高标」是二零零零年的一百多万张连署书(经「中选会」查核后有效分数为八十多万张),「低标」是二零一二年的四十四万分(经「中选会」查核后有效数为四十二万分)。如果郭台铭达不到这组数据,即使是跨过「门槛」,也将不会对侯友宜和柯文哲产生「威迫力」。

     就是以宋楚瑜的「低标」比照,二零一二年宋楚瑜的民调为百分之十五,拿到的合格连署书约为四十二万份。当时的有效选举人数(选民)约为一千八百万,民调百分之十五换算为二百七十万,显示合格连署书大概只有民调的六分之一,可见民调并非能完全转换为连署书的份数,甚至转换率偏低。而郭台铭的民调昨日更跌到百分之八,明年有效选举人数约为一千九百五十万,参照民调转换为支持郭台铭约一百五十六万人,再用老宋的历史纪录下去换算,预估郭台铭将会拿到的份数大约在二十六万份,可能连「门槛」也跨不过,「险过剃头」。

     另一组比照数据,是作为郭台铭连署总顾问的黄士修,在两次「涉核公投」中所收集到的连署书。其中二零一八年他领衔发起的「以核养绿公投连署」,「中选会」公布查核结果,连署份数三十一万四千四百八十四份中,合格份数只有二十七万九千四百一十九份,并没有超过「成案门槛」的二十八万一千七百四十五份,差了两千多份;而在二零二零年的「公投绑大选」中,黄士修再提「重启核四公投」,这次他向「中选会」提交了三十七万份连署书,比连署人数成案「门槛」的二十八万一千七百四十五份多了九万份,以防止连署书查对后份数不足。虽然连署过关,但与现在「拍晒心口」的一百万份连署书,还有很大的距离。   而且,「公投」连署书收集时间为六个月,「大选」连署书收集时间为四十五天。「公投」连署书仅需要填写连署人的户籍地址、出生年月日、身分证字号,以及连署人签名即可;但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连署书的格式却是更为复杂,除了填写户籍地址、出生年月日、身分证字号、连署人签名,还需要连署人身分证影本。现在诈骗横行,要民众拿出身分证影本,可能会担心个资外泄,这可能成为郭台铭连署能否冲高的一大关卡。

  因此,黄士修能否为郭台铭操盘征集到一百万份以上的连署书,充满不确定因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