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8月CPI,相比通缩,更需要提防通胀

8月CPI数据公布后,舆论的关注度显然就没有过去两个月那么大。

我还记得上个月公布7月CPI数据为同比负0.3%的时候,舆论那是铺天盖地的在鼓吹通缩论。

现在显然并没有那个热度,原因也很简单,因为8月CPI数据是由负转正。

500

8月CPI同比增长0.1%,这个数据虽然也仍然处于比较低的通胀水平,但至少是比上个月负0.3%的通胀率要好一些。

最关键是8月CPI是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了。

500

关于通缩紧缩的定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比较主流的定义是,CPI环比连续负增长6个月。

也有认为是CPI要同比连续6个月负增长,才能算是通缩。

但不管是哪种标准,我们现在都很难称得上是通缩。

毕竟CPI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

我上个月反驳通缩论的时候,也跟大家预判过,认为未来几个月,我们通胀应该也会反弹。

之前通胀之所以大幅回落,主要因素是油价。

去年6月,我们国内油价是达到峰值,全国大部分地区的92汽油价格是9.3元/升。

今年6月底的油价,92号汽油普遍降到7.5左右,同比降幅达19%左右。

但随着时间推移,油价同比降幅快速缩窄,这是我之前判断通胀会反弹的主要依据。

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细分选项里:

6月,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下降17.6%。

7月,同比下降13.2%。

8月,同比下降4.5%。

可以看到,这个同比下降幅度是大幅缩窄。

这个一方面是去年8月的油价开始大幅下降,已经从去年6月9.3元/升的峰值,下降到8.35元/升。

另外一方面,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过去两个月也是持续上调。

8月底的92号汽油是差不多上调到8.1元/升,相比6月底7.5元/升的价格,还是上涨了不少。

500

一方面是去年下半年油价持续回落,另外是当前油价持续上调。

这自然使得当前油价的同比跌幅是迅速缩窄,那么油价对于CPI的拉低作用就会减轻。

同时,我上个月的文章也提醒过,下半年猪肉价格可能会接力油价,成为拉低CPI的主要权重。

这是因为,去年下半年,生猪出栏价格有一波大幅上涨,从3月份的12.29元,一路涨到去年10月的27元。

500

今年生猪出栏价格,虽然在7月开始也有一波上涨,但也只是从14.5元的价格,涨到现在17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期的24元价格,显然有较大的同比跌幅。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畜肉类价格下降10.5%,影响CPI下降约0.3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7.9%,影响CPI下降约0.28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一直是我们CPI的主要权重,以至于以前CPI指数有猪指数之称,虽然最近几年是下降了不少猪肉权重,但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仍然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8月的CPI数据,虽然油价同比跌幅大幅缩窄,但猪肉价格跌幅仍然还是比较大,这也是8月CPI虽然由负转正,但仍然还比较低的缘故。

过去几个月,舆论上某些人别有目的鼓吹通缩来唱衰我们经济。

但我个人认为,相比担忧通缩,我们现在更需要提防的还是通胀问题。

这也有几个依据。

一个是猪肉价格去年12月就基本跌回20元以下,这意味着今年12月底,猪肉价格对CPI的拉低效果就会消失。

此外,去年12月,国内油价就基本跌到7.6元附近,按照当前油价看,今年底油价对CPI的影响就会由负转正。

除了这两大CPI影响权重之外,我们再来看看服务业通胀压力。

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都有周期属性。

所以国际上除了看通胀率,也会看刨除了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

500

我们8月核心通胀率是0.8%,仍然还是处于一个不算太低的水平。

特别是核心通胀率的环比增幅是达到0.5%,是过去这一年来最大的增幅。

500

我们也可以来看统计局公布的八大类细分选项。

可以看到,除了“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之外,其他大项基本都是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上涨,特别是“教育文化”、“其他用品及服务”的同比涨幅是超过2%。

500

这说明,在服务业领域,我们并没有出现通缩,并且还稍微有一些通胀压力。

这背后根本原因,是央行正在放水刺激经济。

从去年至今,央行一共降准了3次。

1年期LPR利率也从2021年11月的3.85%,下降至当前的3.45%,5次下调,累计下调幅度40基点。

虽然这只能算是挤牙膏式降息,不算大水漫灌,但总归也算是在放水刺激经济。

我们货币供给端在前几个月,M2都是处于12%的同比增速。

虽然需求端在上半年整体还比较萎靡,特别是7月出现5282亿元的社融极低值。

但8月社融数据也迅速恢复到3.12万亿元。

这个我之前也分析过,货币的传导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虽然我们存在放水后,一些资金在银行体系空转的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只要不断去挤,那么在银行体系空转的资金,最终还是会慢慢流到社会面。

这个也可以从最近几个月,M2同比增速还是下降,看出一些端倪。

500

在信用货币时代,即使出现通缩也只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通胀才是主旋律。

可能有人就会说日本长达30年的通缩周期。

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属于个例,不能当普遍情况看,日本的情况也跟我们完全不同。

更何况,日本当前也面临通胀压力。

日本已经连续一年多,通胀率是超过3%。

500

所以,现在通过鼓吹通缩,来唱衰我们经济的人,是典型的找错方向。

当然,我也不认为,我们会在当前这个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周期,我们一下子就又大通胀了,至少现阶段还没有看到这个苗头。

我也只是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我敢说,假如明年初,我们通胀率回到2%的正常水平,估计现在鼓吹大通缩的人,就会掉头来鼓吹大通胀。

对他们来说,CPI回落,也是要完,CPI上涨,也是要完。

他们的思维里,就没有中间态,要么就是大通胀、要么就是大通缩,搞得我们通胀都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一样。

他们其实并不在乎我们CPI是涨是跌,他们只是想输出经济要完的情绪氛围。

我们需要区分清楚,这种左右都要完的刻意带节奏行为,跟我们普通人的正常担忧是有明显区别。

最核心区别在于,我们普通人看到经济数据不好,顶多就是担忧,但总归是希望我们经济变得更好。

而左右都要完的人,他们是迫切希望我们经济变得更糟糕,所以一看到我们经济数据不好,反而就兴高采烈。

所以,要区分二者,还是比较容易的。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