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郑永年军备竞赛是中美竞争最糟糕形式

       一直以来,郑永年的很多观点,本人一直比较尊重和欣赏,因为郑先生的观点大多时候是跳出二国,以第三人的思维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相对而言比较客观。但是,这次郑教授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郑永年在新加坡多年,怕是多少受到新加坡英美思维环境的影响。不是我们要和美进行军备竞赛,我们国家正在走向现代化,军队理所当然也要与时俱进现代化,难道要学宋朝只文不武?清明上河图反应了大宋的经济文化繁荣景象,但以文压武、武备废弛,繁华财富为谁?为对手保存吗?苦恨年年压岁钱,为他人作嫁衣裳。

       郑教授担忧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说民族主义情绪是妖魔化对方的少数人制造的,这句话也是片面的,我们是被打压的对象,难道连情绪也不能有?民族主义本身是中性词,只不过被西方话语妖魔化成了约等于极端主义。郑永年好象是浙江人,江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开发较晚地区,再有航海技术的发展,使得东南沿海一带相较其他地区更加善于制造财富,但善于制造财富,不等于善于守护财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相信郑教授不会不了解此诗意义,杭州为什么会有御道街?明朝的东林党,民国的国民党,有二个最大共同点,一是以东南财富为根本,二是以个人及小团体利益为最大利益。东林党人以家国的名义,扯着国家的后腿;国民党以国家的名义,干着中饱私囊的勾当。当少数人以国家的名义,做着违背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他们不败谁败?因此,在中国,很多时候民族主义就是中华魂中华根,是我们的民族自信,民族主义不是极端主义,不要陷入西方话语陷井。

       郑教授举例,美国人去年有多少人反感中国人,把中国人当敌人有多少,比往年增加多少等等,而中国人如何等等……实际上这是美西方多年来的拿手好戏,资本控制了媒体,媒体操纵舆论,他们的所谓民主选举不就是一直这样的程序定式吗?他们以前以自由自我标榜,苏联解体后,他们又抢走了民主话语权,民主定义权,就是这么简单。我们不能简单以短期民意代替长期的民心,如此则上当了,落入对方舆论陷井。

       郑教授说,最担忧的是军备竞赛。恰恰相反,我们就是由于军备发展还没有完全跟上国家的经济发展,才会令人觊觎。文官贪财,武官怕死,这是大宋朝,才会产生杭州御道街。文化繁荣,武备充沛,文武兼备,才是国家富强的标志。还说不少人特别是商界人士没有太受民族主义影响,当然了,商界以利益为先。但是商人不能唯利是图,向极端利己主义发展。受美西自由主义影响,不少所谓精英人士有精致利己主义倾向,所谓润人就是此中典型表现。润人们很多是各行各业的所谓精英,“春江水暖鸭先知,秋风未动蝉先觉”,润人们的敏感性确实很高。润人对时局的敏感性是其聚焦财富的一大特点,但这是战术上的,战略上民族精神饱满向上才是包括润人的所有中华儿女的根本利益,所谓一出国更爱国,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地球很大也很小,据闻,不少润人有向新加坡聚焦的趋势,这些润人某些方面强胜很多人,但战略眼光存在严重问题,不知道新加坡的发展史吗,不知道其战略位置吗,是大国战略平衡的结果,但如今战略缓冲有向战略前沿变化的趋势。中国作为如今远超美西的事实上的最大工业国,在美西继续加大恶性竞争的情况下,军备竞赛其实应该成为一个可行的选项,中国的军事预算仅占财政的1.5%不到,远低于美西财政占比,根本没有参与所谓的军备竞赛。

       至于所谓东南亚国家不希望看到中美对抗,这是当然的,东南亚作为发展中国家群体,希望在和平环境中发展,我们同样也不希望,可不希望不代表不需要做好防备措施,这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我们不得不应对。寄希望于敌人的仁慈,历史上就没有扬州十日和南京雨花台了。美国前几年咄咄逼人、极限施压,这几年换了打法,开始画饼充饥、口蜜腹剑。我们的态度是一贯的,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