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海的资源战争

南中国海的资源战争

这不仅仅是与化石燃料有关

约书亚·弗兰克

2023年9月12日

《汤姆快讯》

这是一个充满冲突和生态衰退的海洋。尽管南中国海面积巨大——130万平方英里——但它已经成为东西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一个缩影,在那里,对丰富自然资源的领土争夺可能有一天会导致环境崩溃。

尽管中国和美国在该地区爆发毁灭性军事冲突的威胁仍然若隐若现,但南中国海已经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害。例如,几十年的过度捕捞对这片海域曾经繁荣的鱼类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金枪鱼、鲭鱼和鲨鱼的数量已经下降到1960年代水平的50%。随着中国军方对有争议的南沙群岛(:斯普拉特利群岛 中国称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并在其上进行建设,难以在不断上升的海洋温度下生存的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珊瑚礁环礁也被沙子和淤泥所掩埋。南沙群岛是一个由14个小岛和113个珊瑚礁组成的群岛。(中国的)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也声称对这些岛屿拥有主权。

也许没有人会感到惊讶,因为南中国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美国政府估计,有110亿桶石油和19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可以从海底开采出来。一些人认为,这样的化石燃料储备有助于——是的,怎么能不用这个词呢?-加剧了日益席卷该地区的动荡。

今年,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亚洲海事透明倡议组织报告说,一些国家正在这些有争议的水域寻求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项目,该组织指出,这可能成为“争端的引爆点”。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中国、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之间就该地区的钻井作业发生了多次对峙,人们越来越担心未来会发生更严重的对抗。

当然,美国把这一切都归咎于中国,声称其侵略性的填海造岛项目违反了国际法,“使一个已经紧张和有争议的地区军事化”。然而,美国也在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美国同意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这是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安全协议的一部分。毫无疑问,目标是用西方军事力量的威胁来限制中国的活动。美国国防政策的“准军事学院”兰德公司的德里克·格罗斯曼写道:“下一步可能包括在澳大利亚部署美国可携带核弹头的平台——比如战略轰炸机——以及在高超音速导弹、网络作战和量子计算方面的合作。”(事实上,美国显然正准备很快向朝鲜部署首批可携带核弹头的b -52轰炸机。)

8月2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与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华盛顿正准备占领离中国更近的菲律宾基地)合作,演练夺回一个据信被敌对势力占领的“岛屿”。在那次演习中,1760名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士兵以及12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菲律宾西部巴拉望省的一个小镇黎萨尔进行了模拟海滩登陆和空中突击演习,黎萨尔确实面对南中国海。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勒斯在谈到联合军演时说:“在任何潜在对手踏上我们的海岸之前,澳大利亚可能会受到很大的损害。维护基于规则的东南亚秩序,维护东南亚的集体安全,对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就像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本身一样,这些军事演习旨在传递一个信息:中国要小心了。南中国海的资源不是随便拿的。

但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所有这些国际上的武力恫吓仅仅是关于化石燃料的吗?通过该地区的贸易路线对中国经济也至关重要,而该地区的渔业占全球野生鱼类捕捞量的15%。然而,无论是对全球货物流通至关重要的频繁使用的航线,还是那些渔业,都不能完全解释该地区不断加剧的争议。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开发这片海域的野生渔业,如今,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养鱼业的领导者,养鱼业已占中国国内鱼类产量的72%。化石燃料的保质期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另一种自然资源——可以说对全球超级大国的经济未来更为重要——是否有可能加剧围绕谁拥有南中国海资源的日益激烈的领土争端?

深海采矿

你可以把它称为一场逐底竞赛,而中国是领头羊。2022年12月,该国公布了其海洋钻探船,这是一艘深海采矿船,大小与一艘巡洋舰相当,预计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然而,这艘船没有装备武器,而是配备了先进的挖掘设备,能够在3.2万英尺的深度进行钻探。在陆地上,中国实际上已经垄断了对“绿色”能源发展至关重要的金属,包括钴、铜和锂。目前,中国控制着全球60%的这种“绿色”金属供应,现在又盯上了海底蕴藏的丰富资源。据估计,海底的稀土元素含量可能是干燥地下的1000倍。

很难相信破坏海洋深处的矿物来寻找电池和其他技术可以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方式来抵御气候变化。毕竟,在这个过程中,这种海底采矿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包括破坏生物多样性。由于深海采矿不受环境影响评估的限制,目前还无法估计此类行动将造成何种损害。(对于那些争论它们对于创造一个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有多么重要的人来说,这是多么方便。)

联合国于2023年3月批准的《公海条约》在中国阻止任何可能暂停海底捕捞的讨论后,未能纳入监管此类做法的环境规则。截至2022年,中国拥有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颁发的五份勘探合同,允许中国在海底进行测试和取样内容。虽然这个联合国机构可以瓜分这类合同,但他们没有权力监管这个行业本身,也没有人员这样做。这让科学家们担心,不受限制的深海采矿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包括杀死海洋生物和破坏脆弱的栖息地。

“我们对深海的了解只触及了表面,”澳大利亚拯救海洋基金会的科学顾问安德鲁·金博士说。

“科学刚刚开始认识到,深海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充满了奇妙而独特的生命形式。深海生态系统通过物种、能量流和洋流的运动,与中水和地表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领域。开采结核矿床不仅会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并在数千年内破坏深海海床,还可能对海洋的其他部分和依赖海洋健康的人们造成负面影响。”

其他人则担心,即使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有权监管这个新兴行业,它也不会做得那么好。深海采矿运动的海伦·罗森鲍姆博士说:“国际原子能机构不仅偏袒矿业公司的利益,而不是科学家的建议,而且其环境影响评估的批准程序也有问题。”

这让我们回到南中国海,据中国研究人员称,那里拥有大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贵金属储备。中国一直在积极寻找多金属结核矿床,其中含有几乎所有绿色技术中使用的多种金属。

“了解多金属结核的分布将有助于我们选择一个试验收集的地点,这是这次任务的主要目标之一,”蛟龙号潜艇的总指挥吴长斌说。蛟龙号潜艇正是在南中国海发现了这种多金属结核。

不出所料,在为绿色技术收购矿产方面落后于中国的美国一直密切关注着竞争。2017年,一架海军p3 -猎户座侦察机在关岛附近多次飞越一艘中国科考船。据称,船上的科学家正在绘制该地区的地图,并为未来的深海勘探安装监测设备。

南中国海的情况也差不多,美国在那里进行了多次监视行动,跟踪中国在那里的活动。今年5月,一架美国空军RC-135侦察机被一架中国歼-16战斗机拦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轩然大波。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没有提供美国侦察机出现在那里的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迅速将矛头指向中国的鲁莽。布林肯说:“中国飞行员采取了非常非常接近飞机的危险行动。”“最近几个月,有一系列这样的行动不仅针对我们,也针对其他国家。”

虽然这些争吵无疑与化石燃料的控制权有很大关系,但石油和天然气并不是该地区唯一对两国未来开发至关重要的资源。

资本主义与气候

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和煤炭正日益成为历史。国际能源署于2023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将在2023年飙升107吉瓦(译注:1吉瓦等于1000MW(兆瓦)),达到有史以来最大的绝对增幅,超过440吉瓦。”提供全球可再生能源激增的自然资源,如铜和锂,正在成为受欢迎的化石燃料的新版本。市场倾向于逐步淘汰导致气候变暖的能源,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和美国正在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关键矿产开采——不是因为他们关心地球的未来,而是因为绿色能源正在变得有利可图。

中国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突袭及其留下的废墟很容易追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领导人放开了市场,打开了外国投资的闸门,使中国以年均9.5%的速度成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世界银行将中国的金融繁荣描述为“历史上主要经济体中持续增长最快的一次”。因此,能源消耗随着经济增长而爆炸式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许多全球竞争对手一样,中国经济仍然严重依赖碳密集型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但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组合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炼钢和汽车制造业目前占中国能源消耗的66%,交通运输占9%,住宅占13%。虽然煤炭仍然是中国经济引擎的主要燃料——中国的煤炭使用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但中国也成为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仅在2022年就在新技术上投资了约5450亿美元。

虽然中国使用的能源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但美国人的个人消费量是中国人的两倍多(2023年为73,677千瓦,而2023年为28,072千瓦)。虽然美国的人均能源使用量增加了,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却减少了。

截至2022年,美国政府估计,该国只有13.1%的一次能源是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即便如此,美国的能源转型正在发生,虽然天然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煤炭,但可再生能源正在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事实上,由拜登总统于2022年初签署成为法律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为绿色能源开发拨出了4300亿美元的政府投资和税收抵免。

世界经济论坛估计,如果我们要在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世界能源转型将需要30亿吨金属和优质矿物,而这一数字无疑只会在未来几十年增长。当然,投资者喜欢套现,而即将到来的陆地和全球水域绿色金属开采的爆炸式增长,肯定会给华尔街和全球同行带来意外之财。报道全球市场的彭博新能源财经称,未来30年,能源转型所需的关键金属和矿产需求将至少增长5倍,这意味着大约有10万亿美元的机会。锂等关键矿物和铜等传统金属的开采将受到威胁,这些金属将用于发电、电网、能源储存和运输。

彭博新能源财经矿业分析师霍雨晨表示:“能源转型可能导致金属和采矿业进入一个超级周期。”“这个周期将受到清洁能源技术大规模扩张的推动,这将刺激对关键矿产和传统金属的需求增长。”

因此,毫不奇怪,像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可能会(也许是过于夸张)争夺对世界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有限自然资源。资本主义依赖于此。从非洲到南中国海,各国正在全球寻找新的、有利可图的能源项目。在覆盖了地球表面30%的太平洋,对多金属结核的寻找正促使岛屿政府以一种重要的方式开放其水域进行挖掘。库克群岛通常会颁发许可证来勘探附近的海洋深处。基里巴斯、瑙鲁和汤加已经资助了调查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地区矿藏的任务,该地区位于基里巴斯岛和墨西哥之间,面积为170万平方英里。

深海采矿运动的罗森鲍姆博士认为:“这种(深海)勘探热潮是在缺乏监管制度或保护区来保护独特而鲜为人知的深海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发生的。”“深海采矿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将是广泛的……海洋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关联的环境。即使是一个地雷的影响也不会局限于深海。”

根据那些希望通过采矿摆脱气候危机的人的说法,这些备受追捧的金属和矿物对于世界摆脱肮脏的化石燃料仍然至关重要。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仅是地缘政治上的,还有环境上的——也许没有什么地方比世界上脆弱的海洋更能感受到这种影响,包括南中国海,在那里,主要武装力量已经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对峙,对这些水域和我们其他人的影响仍有待发现。

 约书亚·弗兰克是TomDispatch的常客,是一位屡获殊荣的加州记者,也是《反击》的联合编辑。他是新书《原子时代:美国最有毒地方的不为人知的故事》的作者。

 原文标题是:The South China Sea’s Resource Wars

It’s Not Only About Fossil Fuels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