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咖啡,一招横扫市场

作者:李达诗,资深政经评论人。

500

“X”代表了计划、尝试、投资;代表了旧瓶茅台+新酒瑞幸的融合;代表了商业需要不断符合逻辑的创新去满足人性中“新鲜感”。“X”是一种“善变通”。

500

“瑞幸咖啡”曾经因账目不清让市场冷落了好长一段时间,最近突然火了,一款以茅台酒加咖啡兑成“酱香拿铁”,外加貌似茅台Logo的包装,一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500

推出当天单品首日销售量突破542万杯,首日销售额突破1个亿元,刷新单品纪录。

市场很客观,火就是火了,你接不接受这类咖啡也好,你要不要图个新鲜劲也好,“酱香拿铁”已经“潮”起来,外卖小哥车前车后挂着一袋袋咖啡闪送,真是“满城尽是黄金甲”,尤其是年青人个个手拿一杯,在写字楼里慢慢叹。

一种咖啡忽然的火,那么“火”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如何促进时下消费,似有点启发。

一是茅台酒平民化触动了市场。

以国酒为标志的“茅台酒”,一向是宴请国宾专用酒,身价高贵,非一般人可以享用。

而且价格在这几年节节攀升,少则千多元,贵则上万元不等,对于一般百姓而言,不是大时大节或者重大事项,需要登门求人办事,都舍不得掏钱买一瓶,更舍不得日常自我享受。

现在滴两滴茅台勾兑一杯平民化的咖啡,再卖个面子贴上类似茅台的Logo,让普通人花上不足40元/杯,使用优惠券预计19元/杯,就可以有享受茅台酒的快感,确实乐哉、乐哉!

二是跨界创新触动了市场。

“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美酒加咖啡的组合真的来了。

500

“酱香拿铁”不是茅台酒跨界的第一次尝试,之前也出品过茅台冰淇淋,由于雪糕类食品主要是儿童消费,小孩子吃不惯有点酒、有点辣的冰淇淋,市场反映并不好。

今天选择跨界咖啡,受众明显比冰淇淋要广泛得多,层面也丰富得多。

特别是咖啡,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打工仔,咖啡文化已经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各类人群至爱饮品。

现在茅台放下“高贵”的身段,借用了咖啡大众化的价位,搅合为一种新型饮料出现在市场,迅速吊起了大众的胃口,即使不好酒者、不好咖啡者,都忍不住要先尝为快,“高贵”而平民化的市场被迅速打开。

三是顶流品质触动了市场。

茅台酒是中国传统白酒类的顶流,对其品质毋庸置疑,区别只是口味爱好不同而已。

茅台酒与咖啡的“酱香拿铁”,让消费者看到中国传统品牌的活力。

这一示范,给市场一个信号,顶流品牌需要不断扩大市场,而市场也需要顶流品牌来激活。

500

优质品牌不能只是躺在舒适圈,数着老祖宗留下的资产来点钱,而应该主动走向更大的市场,以其优势传统品牌,推出满足中国不同层面的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一流的品质、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创造更多的市场奇迹。

香港有今天的成就,眼观六路财,口食八方饭,肯学习,善变通是最大特色。

购物天堂、饮食世界、旅游胜地,外国奢侈品、时尚品集散地,以及海洋公园、迪士尼两大主题公园都曾是香港的吸客地。

“东方之珠”已经是一个叫得很响的品牌,不需吆喝总是门庭若市。现在已变得面目全非,各大景点、商场门可罗雀。

香港政府斥巨资促进消费,派钱、派消费券,最近又提出搞活“夜经济”。

这些拼经济的初衷是好,但仍欠缺创意,以及更大的推动力。

经济不景气是全球性问题,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在各出奇谋,比如日本,在推动新消费也是拼了。

如:

2020年横滨「Gundam Factory」(即高达)开幕;

2021年大阪环球影城“超级任天堂”乐园开幕;

2022年名古屋“吉卜力乐园”(即宫崎骏动画)开幕;

2023年则有全球最大的“哈利波特影城”在东京开幕。

相比之下,同样是疫情下,日本每年继续投资推出新酉,一旦疫情复常,在旅游消费方面很快出现客似云来现象。

再比如,前不久去珠海看横琴长隆乐园参访,该园在疫情后迅速复原,现在到“长隆”一游是一房难求,没有价钱可讲,完全是卖方市场在主导。

这个乐园持续火爆,就是因为不断追赶市场求新求变,让游人的新鲜、有趣、休闲集于游乐之中,物有所值。

而香港的海洋公园,被称为香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迪斯尼于2005年开幕后,两大乐园基本上已无新的大型娱乐旅游基建动工,仅靠儿时记忆明显激活不了市场,也适应不了经济规律的波动。

500

当下促进消费,要像茅台酒一样,有计划、肯尝试、敢投资来振兴自身已有的产业,而不是停留在派钱、派消费券来激活市场。

当然政府推出这些措施无可厚非,用意也是想刺激市民出来的消费。

但香港缺乏市场活力是当下的死穴,政府、企业、投资者以为疫后通关,可以重回过往的生活。

现实是等来通关等不来市场,各方的心态要改变了,如何变?

先品尝一下美酒加咖啡的改变,或许会有新的思路。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