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只猫跳海自杀,数千人伤亡,从日本曾经的“水俣病”事件看核污水排海

惊悚电影《生化危机》描述了一个恐怖且致命的“T病毒”,被感染者变成面容狰狞可怖、浑身抽搐的行尸走肉。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爆发的水俣病,症状就与其颇为相似。500500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500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发病起三个月内约有半数重症者死亡,怀孕妇女亦会将这种汞中毒带给胎中幼儿,令幼儿天生弱智。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500“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CH3Hg)。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由于氮的持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两次有余的程度。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被严重污染,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据统计,有数十万人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造成数千人伤残、甚至死亡。曾有人统计,水俣病肆虐期间,日本五万余只猫因不堪病痛而跳海自杀。500在1956年确认日本氮肥公司的排污为病源之后,日本政府毫无作为,以至于该公司肆无忌惮地继续排污12年,直到1968年水俣病再次大规模爆发。饱受水污染之苦的患者们忍无可忍,愤然联名,起诉投放汞废水的化工厂,要求其停止排放废水并对受害者进行赔偿。这桩原本毫无悬念的案件,在官方的推诿中硬是拖了十几年。直至1973年,水俣地方法院方才对该事件的始作俑者做出判决,对案件受害者进行了一定的经济补偿。“缠怨”了水俣镇几十年的疫病,终于在此刻得到了迟来的审判。经过艰难的斗争,大约有3000人最终获得了赔偿资格,但他们中存活的仅有528人。500“水俣镇惨剧”公诸于世后,民间对日本政府的声讨如雪花般纷至沓来,诸多尖锐社评直指其所展示出的孱弱无能,这无疑给世界各国敲响了一次警钟。

直至新世纪,在多方要求道歉的舆论环境下,在距离水俣病被首次发现的半世纪之后,日本才终于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水俣病受害者的沉痛哀悼。但60多年过去了,这场噩梦仍缠绕着水俣病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痛楚一直与他们的相伴,无法愈合。水俣病引发的诉讼旷日持久,时至今日依然没完没了。500日本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飞速发展,但由于没有环境保护措施,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泛滥成灾。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环境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政府在没有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与周边国家及国际机构充分协商,一意孤行决定排放核污染水入海,持续遭到国内外强烈质疑和批评。专家指出,日本政府将本该自身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全人类,损人害己,后患无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