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这个靴子要怎么落地
本文来对大家比较关心的最近恒大各种传闻,做一个详细分析。
在18日早上,一则“恒大集团向位于曼哈顿的美国破产法院申请债权人保护”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
这个新闻是彭博社等外媒首先报道,然后国内媒体也大量转发报道。

不过,恒大在傍晚的时候,发了个澄清公告称,“由于本集团的美元债券受纽约法管辖,本公司根据美国法典第11篇第15章,向美国法院申请承认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法律体系下的境外债务重组协议安排,系正常推进境外重组程序的一部分,不涉及破产申请。”

那么恒大到底破没破产呢?
恒大这个靴子最终要如何落下。
本文会来详细分析。
(1)破产与否
这个首先得理清楚几个概念。
破产保护、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破产清算。
这其中,破产清算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那种破产倒闭,就是公司资产被彻底清算给债权人。
前面几种:破产保护、破产重整、破产和解,都是属于破产程序的环节。
一般是企业先申请破产保护,然后通过和债权人沟通谈判,看究竟是进入到破产重整环节,还是进入到破产和解环节。
如果沟通谈判失败,才是破产清算。
从恒大公告看,本次关于恒大的破产新闻,并非空穴来风。
恒大确实有根据美国法典第11篇第15章,向美国法院申请承认香港和BVI法律体系下的境外重组协议安排。
但恒大认为这是“境外重组程序”的一部分,不能称之为“破产申请”。
而彭博社等外媒则认为,根据美国法典第11篇第15章,去申请这个重组协议安排,就是“破产保护”
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这个第15章是一个提供处理跨国破产案件的有效机制,目的是促进美国与外国法院的合作;
客观来说,按照第15章,即使把这个境外重组协议安排,视为“破产保护”,也确实不是人们传统理解的“破产清算”,相比“清算”,而是侧重于“保护”。
恒大截止到7月31日,美元债累计余额是168亿美元。
相比恒大2.4万亿元的巨额负债来说,恒大的美元债规模,其实并不算多。
不过,就是这168亿美元的美元债,却聚焦了资本市场的目光,因为基本是把恒大当做众多房企美元债的一个典型。
所以,恒大如何推进美元债重整,就成为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在今年3月,恒大就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然后再7月24日就有一个债务重组协议的安排会议。
然后按照恒大的说法,因为美元债受纽约法管辖,所以才会跟美国法院申请了承认境外债务重组协议安排。
因为恒大是在香港上市,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企业,对美国来说也属于境外债务。
但需要注意,一旦美国法院承认了恒大的“境外债务重组协议安排”,就相当于起到“破产保护”的效果。
非美国企业利用破产法第15章可以阻止债权人在美国对其提起诉讼或冻结其资产。
恒大虽然绝大部分资产都在境内,海外应该是没有多少资产了。
但恒大的美元债权人,是有可能向美国法院起诉恒大,要求对恒大强制执行资产偿还债务,那么恒大就会被迫陷入到破产程序中,那恒大的海外资产就有可能被强制执行。
而现在,如果美国法院承认恒大的“境外债务重组协议安排”,那恒大的美元债权人就不能对恒大起诉,不能冻结恒大的海外资产。
然后恒大就可以慢慢去跟美元债权人谈判,推进美元债重组协议。
这个大概就是这次恒大破产传闻的一个来龙去脉。
再来说说网络上一些解读。

(2)各种解读
恒大的债务和资产,绝大部分都是在境内。
恒大的美元债只有168亿美元,而恒大海外资产到底有多少,并没有准确数字,在恒大的财报里也没有具体说明。
不过,18日有一个报道是说,“在当天独家获得的这份申请文件显示,这份文件的主要目的是向法庭解释,为何恒大目前的情况符合破产保护,这份文件还指出,恒大在海外并没有重大资产,美元债的偿还主要是通过子公司的分红来进行。”

假如美元债权人起诉恒大,能冻结的也只是恒大在美国的资产,美国是冻结不到我们境内的资产。
因此,恒大跟美国法院的申请的这次承认“境外债务重组协议安排”,也只能影响恒大为数不多的海外资产。
但是恒大现在主要资产就是国内地产,怎么清算是国内说的算,跟恒大在美国是否申请破产保护,么有多大关系。
但我看到一些解读认为,恒大的美元债是拿国内资产抵押,会变成国内银行去偿还美元债,然后国内银行再去拿恒大国内资产清算。
这种所谓“内保外贷”说法并不靠谱。
首先,恒大的美元债,并没有以国内的实物资产去抵押。
恒大发行的是境外企业债,就是以企业信用为主体去发行的企业债,这是一种信用债,并没有实物抵押。
这些企业信用债之前是都在港交所交易,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听到这些房企动不动就是债券价格暴跌。
所以,恒大发行的美元债,实际是以恒大的企业信用去抵押,如果恒大破产清算,按照恒大现在资不抵债的现况,自然不可能所有债权人都得到偿付,我们肯定是不会同意恒大去优先偿付美元债。
其实前两年,恒大是有一些想要优先偿付美元债。
但在保交楼最优先的要求之下,恒大自然就不能优先去偿付美元债。
而且,国内银行也不可能去帮恒大偿付美元债,这个逻辑其实有点莫名其妙。
这个恒大的美元债,本来就是企业信用债,怎么也轮不到国内银行去帮恒大偿付。
而且恒大的美元债规模不大,只是对中国企业的美元债市场影响比较大,所以现在的思路应该整体还是以拖为主。
因为现在是美联储加息周期,人民币处于贬值周期,要是现在去偿付恒大的美元债是很吃亏的。
如果能拖到明后年,等美联储降息,人民币升值到某个阶段,再视情况去偿还部分美元债,就要划算一些。
所以,围绕着这次恒大破产保护传闻,虽然有很多猜测和担忧,比如有些解读说恒大是借机“润”出去。
这些猜测,总体来说,并不是太靠谱。
我们需要清楚,恒大现在是举国上下聚焦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金融体系监管的重中之重,上上下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恒大。
要是这样都能让恒大“润”出去,我个人是不太相信的。
当然,最近有“许”的离婚传闻。
起因是恒大8月14日发布的公告里,“丁”被定义为“独立于本公司及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并未如此前一般被列为“许”的配偶。

对此恒大并没有正面回应,也没有澄清。
我们的监管部门得对“许”和“许”的家人,一定要盯紧。
毕竟,恒大在2021年暴雷之前,在企业债务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还有过连续高分红的劣迹。
(3)未来走向
两年前恒大开始暴雷,出现各种逾期之后,恒大的结局就基本已经注定。
我是在3年前也有分析过恒大的债务风险,3年前我提醒恒大债务风险的文章,还被恒大福州分公司给投诉了,还是挺讽刺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恒大只是撑多久的问题。
唯一悬念就是看恒大,最终是以什么方式落地。
我们现在对于恒大的种种拆雷,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得优先保交楼。
只要恒大完成保交楼,基本就可以该怎么破产重整,就怎么破产重整。
恒大财报里称,2022年实现了732个保交楼项目全面复工,全年累计交楼30.1万套。
恒大在7月17日,发布了难产已久的3份财报,包括2021年财报,以及2022年财报。
根据恒大财报显示,恒大2021年亏损6862.2亿元,其中年内经营性亏损1137.5亿元;剩下亏损就是撇减发展中物业及持作出售之已完工物业、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4049.5亿元;
2022年,恒大亏损1258.1亿元的亏损项目,其中经营性亏损433.9亿元。
恒大两年合计亏损8120亿元。
这里的“物业”是香港那边对于地产项目的一个泛称,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
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小区物业。
说白了,恒大2021年亏损最大,还是割肉一些地产项目,所造成的减值亏损。
比方说,假设一个地产项目,之前恒大评估资产为100亿元,现在割肉卖了,假设只用60亿元割肉卖掉,那么就会有40亿元的资产减值亏损。
恒大亏损的大头主要是这个。
这个我在两年前就分析过,恒大的资产,主要就是地皮还有各种地产项目,虽然评估起来还有接近2万亿元的资产,但这个资产评估价是以之前房地产狂热时候评估的,现在地产退潮,实际恒大进入到割肉环节,这些资产能用多少价格变现,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所以这个实际资产,是有一些水分的。而负债,则是实打实的。
截止2022年底,恒大财报显示,恒大负债总额是2.44万亿元,净资产总值是1.84万亿元。
恒大的资产,有1.14万亿元是开发中物业,也就是开发中的地产项目。

而恒大的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仅43.34亿元,可见恒大的现金流有多紧张。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土地储备2.1亿平方米,这是恒大目前最有价值的资产。
2022年全年,恒大销售金额是317亿元,2023年前5个月,销售金额337.67亿元。
这相比恒大在2021年提出的7500亿元,只是一个零头。
跟恒大庞大的债务来说,更是只是一个零头。
恒大现在已经失去主要的自我造血功能,想要保交楼,主要就只能靠变卖资产。
我们现在对于其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先实现保交楼。完成了保交楼后,可能才会进入到真正的破产重整程序。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