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94还是95年的邕江洪水最大
【本文来自《从此,南宁市告别了每年抗洪的历史》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印象中94还是95年的邕江洪水最大,水街全淹,解放路都淹了一大半,大坑口段的河堤被突破,现在的民生广场底下的江滨路一片泽国,往日生意兴隆熙熙攘攘南宁人夜生活开始的地方马车六干锅店,这回真成了“过江之鲫”,
还记得那晚我出车转去看那块著名的标示邕江洪水线峰值的大型“温度计”,车停石巷口有警戒线不敢进了,大灯远光往里一照:水街以内黑麻麻汪洋一片,里边原先三层租簿的“赫鲁晓夫楼”被淹到三楼半扇窗。。
顿时心生惧意,导致国产“长剑”牌小车调头时一时手潮在一辆停放的搅拌机漏斗处磕掉了右前大灯🐨,后边走保险还被太平洋公司那业务员好一通埋怨来着。
当年那座靠六十年代大量市民参与义务劳动手挑肩扛堆积起来(我爸妈就曾是挑泥筑堤大军一份子)的“原装”南宁邕江大堤,顶不顶得住七十年一遇这么大的洪水,谁也没有底,看来全得靠南宁人积攒的人品咯。。
人生中第一次见原本能通航千吨轮的邕江大桥桥孔被淹到只露出最高那孔,目测连小木艇也难通过了,大桥南北交通也暂停通行,其中303医院段河堤出现裂缝险情,全段戒严,武装看护、严禁无关人等靠近,全城风声鹤唳,
那会我家还住在街道,自建房也还只有两层,都跟着众街坊一样自行做好决堤的最坏准备,无外是把要紧的物事都搬上二楼,客厅里备着车胎、泡沫板乃至整块门板之类的,就等着那预告中今天半夜会到来的洪峰,仿佛来日大难般逼近。
好在最终大步楠过,三十岁的老河堤最终惊险抗住了七十年一遇。
但对南宁人那份集体的心理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我妈那时就经常把我哥刚几个月大时(69年)遇上邕江特大洪水淹家,老爸出差又不在,母子俩靠一块床板驮着等救援的苦逼旧事搬出来教育险遭重演剧情的我们。。
痛定思痛,后边这近三十年里,就是不断投资对邕江大堤升级、加高加固加宽的过程,如今铁桶一般的城市防洪设施居然拓展成了5A级别城市亲水带邕江百里画廊,结合上游增建的疏洪水利基础设施,南宁人总算能安心坐看每年洪峰通城而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