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业的蛋糕还在增长,比如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生化领域的专业,再卷也有口汤?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小语种专业没招满,是受张雪峰的影响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奥特拜
  • 你知道这些高中生的父母都是什么样的学历,工作经历吗?多少是农民?多少是工厂工人?多少是大学教授……,这一系列背后没那么简单。再好就业的专业人多了也不会工资高,好就业。本来大家分散一些专业最起码不会饿死,现在都聚一块了,出问题再正常不过了

农村出来的更不会选小语种专业,因为没资源再学其他了。这事不是说小语种没人学,而是会学的人会非常少。

我个人觉得小语种这样的专业,家里没兜底的话基本是会放弃的,出国要么上英语要么发达国家语言,汉语也是外国人抢着学,小语种的空间被压缩得死死的。

比如去印度,肯定说英语更好。比如去非洲,当然是英语和法语了。

而热门专业的蛋糕是在增长的,比如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生化领域的专业,再卷也是有口汤的。小语种要没家里兜底,学出来找不到对应工作的话,和其他专业的竞争怕是汤都没得喝。

我个人这个观点很简单,别去赌自己能拿到最好最顺的,最差的自然会远离自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