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神童”,除非有重大智力障碍,大部分人的生理基础都是一样的

【本文来自《作为曾经被当成神童的来说几句,我是支持精英教育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那曾经的“神童”(可能现在也被认为是“神童”?因为是INTP)的人来回一下。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神童”,除非有重大智力障碍,大部分人的生理基础都是一样的。所谓的“神童”只不过是一种错误分类,里面参杂了太多完全不同类型的”天才“。比如, 有人提到的认知早熟,小时候他们说我是天才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我比其他人多看一些书而已,算不上比谁聪明。而说到底,时间都是一样的,有人去看电视剧,有人去看人与自然;人家看动画,我看新闻联播;别人打篮球,我宅家里做小实验;别人看轻小说,我在看SF。自然也就发生了区别,所以尽管说我的16型人格测试是INTP,但是我觉得其实这只是一个价值观取向测试,就是什么对你重要而已,而毫无疑问这是由过去塑造和建构的。而且这不是没代价的,比如我身体素质比平均水平差,不参与大众娱乐导致不好谈朋友,情感支持能力低下。

那有没有不一样的生理基础的呢?确实有,其实很多人最早的认知类型是图像认知,并不是抽象认知。图像认知其实是一种很原始的能力,很多动物都有。即,你能区分一个人和一匹马,因为图形上是不同的;但是你很可能无法区分妈妈和阿姨,因为两者是抽象概念。 随着年龄的增加 抽象认知 是会 逐渐替代图像认知的,比如很多人可能小时候背书是用在脑中”拍照“的形式完成记忆的。但是有的人没有发生这个过程,就可能变成自闭症谱系。但是这种保留原始认知能力能说是”天才“么?确实有人因此一目速记,但我是认为称不上天才,只是不同类型的人才,用不着认为是”新人类"。

但是, 随着人类ICT技术的提升,其实能够读懂抽象数据的人才是越来越符合社会“需求”的人。这些人其实有过很多名字,战略家、金融分析师、数学家、科学家、etc.  Anyway, 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远重要于超前学习,如果你当时能形成“读书”和“成绩好”之外的价值观(有问过自己为什么学习,并试图寻找答案么?),应该不至于如此。 

热门评论 1

  • 那是你看的人少,我是当老师的,上万个学生教过了。我可以告诉你,就学习这一个单一技能来说,百分二左右的天才概率是存在的,这些娃真的一听就会,举一反三,记忆力惊人。就情商这个特征而言,也有接近2%的天才概率,有些孩子就是会说话,懂关心人。幼儿园级别哦,特别讨人欢喜的娃不要太哇塞。还有些天生有领袖气质的,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小团体头头,那可不是老师指派,学生选举出来的,全靠自身魅力。所以,教育最大的福利是因材施教,争取把孩子真正的特质发现出来,培育出来,同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0
最热 最早 最新

  • MSM03CHygogg 作者
    思考不累
    那是你看的人少,我是当老师的,上万个学生教过了。我可以告诉你,就学习这一个单一技能来说,百分二左右的天才概率是存在的,这些娃真的一听就会,举一反三,记忆力惊人。就情商这个特征而言,也有接近2%的天才概率,有些孩子就是会说话,懂关心人。幼儿园级别哦,特别讨人欢喜的娃不要太哇塞。还有些天生有领袖气质的,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小团体头头,那可不是老师指派,学生选举出来的,全靠自身魅力。所以,教育最大的福利是因材施教,争取把孩子真正的特质发现出来,培育出来,同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
    😀我看的人可不少,虽然没你多,没几万人,但是几百人是有的。而且你带的学生有了解过他整个原生家庭,和孩子从小到大学甚至博士的几乎所有的成长史么?我的职业机可有机会这样接触。
    我也可以告诉你,所谓的”天才“,大部分都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既是天生的也是在后天”培养“中被强化的。你讲的那些个2%,你让他一个人干一些事情试试?不一定比普通人好到哪里去。 
    教育最大的失败是,理想中大家都是揣着 脚手架理论 当辅助,操作中都变成打着因材施教的幌子,为自己搭出来的”社会精英脚手架"提供合法性基础。 或者换个说法,你觉得“把孩子真正的特质发现出来,培育出来,同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是为了什么?哦,为了打着”教育公平“的幌子进行”精英教育“培养”精英文化“。
    我见过太多的”优秀的“孩子,最后4年本科读完还在问,我应该继续读什么最赚钱,我应该再学什么,最有前途的工作在哪里?拿到四大offer还是不开心(因为只有一所),耶鲁读了3年之后得了抑郁症,国防大学毕业之后当了spy,华尔街工作10年后自杀,博士毕业了去当了药代,公司做上市了之后纸醉金迷挥霍无度,失去人生目标,过的和个动物一样的“人”。
    我这里取活动理论的框架:教育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活动,学习行为是满足主体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处理事物的社会经验的一种活动。一个只知道自我开发,培养学习能力,想尽了一切办法去当人上人,身心都在模仿和希望成为社会精英的孩子是不会有真正的”学习“的,因为他连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社会生活都不知道。 
    终身学习不是一种用来炫耀自己身份的习惯,终身学习是一种价值观,是认为学习(获取社会经验而不是自我开发)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的价值观。而我们的教育陷入了这样一种“自我开发”、“自我提升”的怪圈,培养出来一群在举着相机“自拍”,嘴上说着“看我看我,快看我有多优秀” 的巨婴。
  • 真不一样…
  • 歼二零设计师杨伟总师算不算神童?高中上了一个月就去上大学了,还是西工大。
  • 又说神童,又说大部分人,不觉得矛盾吗?神童就不属于大部分人。
  • 我认为还是有天才的,或者对某一方面特别有才能。有些事情,普通人和天才根本不能比,天才一教就会,一会就精,更可怕的是,天才还知道要努力!举例子吧,围棋,国际象棋等就是需要天赋的。
  • 天才水平也是有级别的。
    我也是一路保送上大学的。智商130+。但是当上了大学之后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苦哈哈做数学习题集,期末80多分就不错了。我一同学天天抄我作业,旷课,熬夜打游戏,但期末随便考就考了97分!
  • wqw9955 Field Research+巨人肩上非小人
    智力有高低
  • 无敌大花花 学生物的苦逼大花花
    你大概是没遇到过智力140的人吧。。。外地上清北的还有各省的状元基本能归到天才一类,学习和记忆能力就是要比普通人高一大截,你怎么努力都追不上。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思考不累
    那是你看的人少,我是当老师的,上万个学生教过了。我可以告诉你,就学习这一个单一技能来说,百分二左右的天才概率是存在的,这些娃真的一听就会,举一反三,记忆力惊人。就情商这个特征而言,也有接近2%的天才概率,有些孩子就是会说话,懂关心人。幼儿园级别哦,特别讨人欢喜的娃不要太哇塞。还有些天生有领袖气质的,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小团体头头,那可不是老师指派,学生选举出来的,全靠自身魅力。所以,教育最大的福利是因材施教,争取把孩子真正的特质发现出来,培育出来,同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
      你忽略了一个相当简单的事实:你看到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从胎教阶段看起。早期教育对人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学生到你班上的时候,有太多的后天不可逆影响已经产生,这是后天因素造成的,不是基因造成的。
  • 那是你看的人少,我是当老师的,上万个学生教过了。我可以告诉你,就学习这一个单一技能来说,百分二左右的天才概率是存在的,这些娃真的一听就会,举一反三,记忆力惊人。就情商这个特征而言,也有接近2%的天才概率,有些孩子就是会说话,懂关心人。幼儿园级别哦,特别讨人欢喜的娃不要太哇塞。还有些天生有领袖气质的,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小团体头头,那可不是老师指派,学生选举出来的,全靠自身魅力。所以,教育最大的福利是因材施教,争取把孩子真正的特质发现出来,培育出来,同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