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剪刀差客观上是存在的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500153”推荐,来自《工农剪刀差是不懂经济规律的误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个人理解,工农剪刀差客观上是存在的。但国家富强需要工业,民族复兴更需要强大的工业。所以建国伊始赋予了工农剪刀差一种先天性的政治正确。

然后讨论下到底什么是工农剪刀差,我觉得这点作者跟我理解有点参差。

工农剪刀差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业品有定价权,而农产品没有定价权。

我们作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中国人,有句话多多少少都听过。“维持粮食价格稳定”。

翻译翻译什么叫“维持粮食价格稳定”?正面说就是诸如“石油换食品”“阿拉伯之春的天价小麦”这种事情不能发生。代价就是加入WTO后的中国田地里必定跟不上美联储每年9%的扩表速度。但在此期间,诸如房子、车子这类的工业产品的价格更多是由市场决定的(瞎猜的啊,不一定对)。

当然除了农产品以外,我们很多产品都在市场中都没有定价权,比如电价,火车票价。火车票这个特别明显,12306出来之前,黄牛票的票价就可以当成火车票定价权下方到市场的结果。

当然,我觉得某些关键基础性资源不市场化是国家发展的优势。只是苦了哪些以此谋生的劳动者,他们都是伟大的人,虽然这话他们自己说不定都不信。

我这么个小p民只能希望有人富起来以后,不管是转移支付也好还是别的什么机制,能真的带动后富,给他们人生后半辈子托好底。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