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道计划固然好更应强化扩建钢便桥

 

      据《南方网》报导,近日,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情侣南路至人工岛市政桥梁工程设计招标公告》。项目建设单位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珠海将建设拱北连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的新通道,为缓解市区进出人工岛的交通压力、「港车北上」、人工岛开发以及口岸通关提供更完善的交通保障。该项目起点位于昌盛路与情侣南路交叉口,终点位于珠澳口岸人工岛北珠一路,以桥梁方式跨越拱北湾。其路线总长为二千二百一十七点一七 二米 ,包含道路、交通、桥涵、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照明等专业,道路和桥涵按城市次干路道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四 十千米/小时,双向四车道。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进入工程设计招标阶段,力争明年开工建设。情侣南路至人工岛市政桥梁建成后,将成为珠海连接珠澳口岸人工岛继大桥连接线、工程临时钢便桥之后的第三座桥梁。

目前,珠海与珠澳口岸人工岛连接的有两座桥梁,分别为港珠澳大桥连接线以及施工临时钢便桥。由于大桥连接线为高速公路,珠海市区的多数车辆都是需绕行到南湾互通进入港珠澳大桥连接线再进入人工岛,给南湾互通节点带来的交通压力大。同时,珠海常规公车辆只能通过现状的施工便桥进出人工岛,交通组织不便。在该新通道桥梁建成通车后,不但可便捷市区的车辆出入人工岛,缓解南湾的交通压力,也可非常有效地解决人工岛公共交通组织建设的问题。

    该新通道桥梁建成后,将使现时澳门和香港「双牌车」、「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的车辆,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入境内地后,无需绕一大弯才能汇入珠海市的道路网,给到拱北及珠海市东部地区的车辆,尤其是要到珠江东岸地区的「港车北上」车辆,提供较大的便利。而且,也可消减目前昌盛路西侧一带交通拥塞的现象。

     这对于即将于 七月一日 开始实行的「港车北上」,十分重要。因为按照《广东省关于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的管理办法》规定,获批准的「港车北上」车辆,只能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进入广东省。虽然在实行初期会有限额,但政策是朝向全面开放,估计符合条件的香港车辆超过一百万架,再加上「澳车北上」车辆也必须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进入广东省,符合条件的车辆也有二三十万架。以目前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入境后只有一条连接线可以行使的情况,除了是去往广东省西部的车辆,不受影响之外,其余车辆都要在昌盛路西侧绕一个大弯,显然是费时失事。而且,也增加昌盛路一带的路面通过压力。

其实,按照珠海连接线的最初设计,最初是要一直要到竹仙洞水库旁的加林山隧道前南湾大道立交桥,才能汇入珠海的市区道路的,这个「弯」绕得更大。因而包括笔者在内,都建议连接线在昌盛大桥前开辟一个出入口。一方面从善而流,开辟了现在的出入口,这比此前的方案已经便捷了很多。但毕竟仍然是不太方便。就像前面所述,前往东部方向的车辆,仍然需要经过拱北口岸的交通繁忙区域,而且仍然存在着「绕弯」的现象。

     笔者当时还曾建议,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及珠海、澳门口岸设施建设时的施工临时钢便桥,将之扩建为固定的永久连接桥,供往来珠海市东部市区以至珠江东岸的车辆,及人工岛北面一个大型楼盘的商住用户的车辆使用。但似乎有关方面并没有这方面的计划,现在只是利用钢便桥作为珠海市常规公交车辆往来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的专用通道。

有关方面不打算扩建钢便桥,最近又有了新的新通道机会予以左证。据报导,新通道的远期规划,是珠海连接珠澳口岸人工岛,还将建设一条海底隧道:九洲大道海底隧道,或者是兴业路海底隧道,比选方案为兴业路海底隧道。或许,这个方案有其合理性,但仍然不能代替钢便桥扩建后的功能。何况,钢便桥在陆地的出入口,是平时交通较不繁忙的区域,因而能够发挥均衡协调疏解各区域交通压力的作用。另外,也将为人工岛珠海口岸区的那个大型商住楼盘的用户和业主提供出入方便。

「港车北上」今年七月一日 通车后,将有四十五万辆香港私家车陆续前往珠海,占珠海市私家车保有总量六十六点三万辆的百分之六十七点九,而且全部都经由港珠澳大桥抵达香洲区。这既给珠海带来巨大商机,为进一步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链,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珠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但也给珠海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对此,珠海市起草了《珠海市营造更安全更畅顺更文明交通环境实施方案》,围绕推动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提高公交分担率、增加停车供给、优化交通组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五个方面,制定了五十一项措施,为营造更安全顺畅文明的交通环境提供了指引。

     不过,这些措施都只是「软措施」,并不能代替兴建新通道的「硬措施」。因此,除了已经确定兴建的新通道之外,还需考虑扩建强化钢便桥的问题,这比兴建海底隧道的远景规划,要简便及节约得多,而且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成效。

 

 

 

                                                (发自甘肃天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