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 初中民转公分班拔尖招生有违教育初衷
初中民转公分班拔尖招生有违教育初衷
金新
初中民转公已成为一种趋势,转公后的民办初中继续摇号,且新生与老生都不收学费。这对于落实义务教育与避免恶性拔尖从而达到教育均衡十分有益。
但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一些假民办在所谓的民转公的形式上变化后,为了保持自身抢夺生源的优势不择手段,比如某市某区某些学校竟然从今年3月以来一直在策划新初一实验班(代码抑或代号:SYB)。某市某人气教育论坛上有一个名叫“2024年XX区小升初(公办初中)需要做什么准备?”的帖子提醒相关家长:”公办的SYB签约是:六下开学初(3月左右)通过在小学考试测试,通过成绩选拔,电话通知家长带着孩子去签约。”其实,这在杭州小升初的家长中为公开的秘密。
一般情况下,民转公学校的新初一直升生与摇号生理应混合“蛇形分班”,即按照考试成绩把男女生分别“大排榜”,再通过蛇形排队的方式进行分班。比如一所学校新初一10个班级,把成绩第1名的男女生分在1班……第10名的男女生分到10班;第11名的男女生分到10班……第20名的男女生分到1班……如此循环往复,这是学校内实现教学均衡的一种方法,力求各班起点相似或曰相近。如此这般,学生分布较为均衡,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便能基本做到不分快慢班,而这也是民转公是否真正成功的关键。
拔尖招生一直是假民办扰乱义务教育正常秩序以谋取个人名利的一种伎俩。民转公后,一些所谓的的教育家居然玩弄起了提前签约实验班的教育“游戏”,引得原本是公办的准教育家也摩拳擦掌而心向往之。
这种教育“游戏”的奥秘在于:让经过考试后签约的优等生都去报名摇号,从而极大限度地提高摇号生中优质生的比例之余,极大限度地提高计划派位人数与实际报名确认人数之间的比例,从而于先声夺人之际以利来年形成良性循环。日前,一个教育资深人士在“2023年杭州民办学校(含民转公)报名情况”出来后意味深长地说:“别被光鲜的数据迷惑了自己的眼睛,戏法再惊艳,毕竟是骗人的魔术!”
不管时代怎么变,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可以利用有趣的实验让科学教育变得跟“魔术”一样好玩。问题是,此魔术非彼魔术。
应该指出,教育均衡的本意为了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是相对而言的。就此而言,办实验班从第三只眼睛看教育的角度来说,之于学有余力的天赋学生不失为另一个层面的教育公平,可利用实验班来提前签约来抢夺优质生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源基数就有违教育初衷了。
运用实验班来开发优等生的智力与利用实验班来抢夺优等生,二者之间有教育的本质区别。一如“此魔术”与“彼魔术”!
匆匆于2023年6月20日11时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