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头鸭脖”有多可怕?一只老鼠可携带上千种病毒,其中一种曾杀死1.7亿人

今天,“鼠头鸭脖”事件冲上热搜第一,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500

图源:微博截图 

2023年6月1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学生在食堂饭菜中吃到怀疑是老鼠头的异物,并拍下视频,该视频在网络传播后,引起全网热议。

6月17日,通过官方调查食堂后厨视频发现,以及对比员工、当事学生、现场围观学生口供等,判定异物不是鸭脖,就是鼠头

500

图源:央广网

“鼠头鸭脖”事件之所以掀起轩然大波,一是因为大家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二是相关单位未能实事求是,遮掩真相。

据媒体报道称,事件中涉事餐饮“江西中快”在全国范围内在营高校食堂项目700多个,这不禁让众多学生家长忧心忡忡,担心在校饮食安全。 

01

一只老鼠到底携带多少病毒?

 

老鼠的生殖能力和繁殖能力很强,一直以来都是餐饮行业的大敌。

鼠类属于啮齿类动物,所接触的环境很复杂,可能携带多种病毒。

研究发现,老鼠能携带上千种病毒,200余种微生物,其中能够使人致病的病原体有57种,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氏体、寄生虫等。

世界卫生组织称,有史以来,因鼠传疾病死亡的人数,远超大型战争所导致的死亡人数。

老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大家要提高对鼠害、鼠病的防控意识。 

500

 

02

老鼠会传播哪些疾病?

 

鼠类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是传染疾病,约有30多种人类疾病与鼠类相关,常见的有以下这几种:

1、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和飞沫传播。

该病起病急、病程短。感染之后,潜伏期一般在1~6天之间,一开始会出现无特征性的恶心、发热、怕冷、头痛及四肢疼痛等表现。

可怕的是,鼠疫死亡率高,传染性强。

尤其是肺鼠疫,潜伏期较短,如果1~4天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

曾因鼠疫死亡的人数高达1.7亿。

2、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是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接触含有病毒的鼠尿液或粪便后,再摸眼睛、鼻子等就会导致感染,被鼠咬伤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也可能被感染。

人感染汉坦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患者起病急,可能出现发热、出血、头痛、眼睑浮肿、全身酸痛等症状,同时会出现肾损害,病情进展快,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3、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

宿主动物主要是鼠类,家畜中猪和狗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人体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物,钩端螺旋体便能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血循环,导致感染。

500

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眼结膜充血、肌肉痛、淋巴结肿大、乏力等。

随着病程进展,会导致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出现肺出血、黄疸等,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03

吃了被老鼠污染的食物应该怎么办?

综上所述,老鼠身上携带了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其排泄物和啃过的食物都存在健康隐患,会将病毒传染给人类。

那么,不小心吃到了被老鼠污染的食物应该怎么办呢?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首先要做好健康监测,如果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则不必恐慌。

如果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等表现,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积极治疗。

圈圈在此也要建议大家,如果真的吃了被老鼠污染的食物,要给自己做好心理疏导,避免产生厌食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重视食品安全,唯有各方都能严守底线,才能避免“指鼠为鸭”这种荒唐的事情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是鼠头!江西公布鸭脖事件调查结果.央视网.2023.6.07【2】张颖,李文娟,张朔,王庆有,毕婷婷,孙宏亮.肾综合征出血热L[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9:536-539.【3】宋文海.钩端螺旋体病[J].吉林畜牧兽医,2013:61-62.【4】滕新栋;贺骥;张涛;陈晓光;朱可;徐翮飞;张瑾;张娟.山东口岸鼠类及其携带病原体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0:3.

作者:圈圈 | 编辑:十七 | 审稿:吉尔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pixabay、pexels图片网,侵权联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