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3:海峡对岸的首款自主研发教练机

500

AT-3自强式教练机的名声并不响亮,但这款飞机却是海峡对岸空军所装备的首款自主研发教练机。其研制与使用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IDF经国号战机研发,甚至是韩国大宇的T-50金鹰。

500

老旧的T33在70年代末已经不堪重负

早在1975年,海对岸空军就有了自主研发一款高级教练机的想法。这既是因为老旧的美式T33已经不堪重负,也是因为国际局势的发展让新飞机采购越来越困难。当然,AT-3研发计划本身也包含着更大的野心。对于任何没有喷气式战机研发经验的国家来说,高级教练机都是攀登航空业第一阶梯的必经之路。

500

AT-3的设计经验源自F-5系列战斗机

此前,海对岸空军的自主航空工业,主要是参与组装和维护美式的F5系列战斗机。作为一款专门提供给前线友军的轻型战斗机,F5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一些国家的独立航空工业起步。今日的伊朗空军,就是最新的参考案例。因此,海对岸空军在研发AT-3的过程中,也直接找到了F5的原产厂家--著名的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

500

AT-3教练机的 设计三面图

在诺斯罗普公司的帮助下,AT-3完成了初步的设计定型工作,并选用该公司的J85发动机作为动力源。但因为美国国会没有批准,J85发动机的方案也胎死腹中。对岸空军便以TFE731-2-2L无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作为替代。到1978年时,第一架正式的原型机开始制造。很快,这款设计标准并不算高的飞机在1980年完成了首飞。

500

TFE731-2-2L型发动机

从1984年开始,AT-3教练机先后生产了62架,直到1990年全部下线服役。作为典型的高级教练机,AT-3在承担飞行员训练任务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和空中拦截能力。除了12.7mm的双连装机枪吊舱,还具有挂载响尾蛇近距离空对空飞弹、无指导火箭弹和航空炸弹的能力。后来又被赋予了发射海对岸自产天剑1空空飞弹和集束炸弹的能力。专门用于飞行表演的雷霆中队,也适时地换装了AT-3。

500

采用对地攻击涂装的AT-3教练机

鉴于AT-3的成功,对岸空军以此为基础又尝试研发了专门的单座对地攻击机型XA-3。但这个方案最终没有得到批准。

500

采用对地攻击涂装的AT-3教练机

显然,AT-3原本上限就不高的基础设计,使得过多的改进容易产生性价比不高的鸡肋。因此,这类飞机对于本土研发者的意义,更多是摸索实践经验和积累相关数据。其真正的成果还需要在90年代的IDF经国号身上才能得到体现。而韩国大宇研发T50金鹰高级教练机的团队,也有不少成员其实来自当年攻关AT-3和IDF的对岸技术人士。

500

AT-3的研发经验 又启迪了后来的IDF系列

进入2006年,日渐老迈的AT-3再次进行了升级,以便确保这些飞机能够继续服役10年以上。鉴于海军攻击力不足的问题,对岸还曾有过发展AT-3B对海攻击飞机的想法。通过集成新式雷达和雄风2反舰导弹,成为专属海军的固定翼战机中队。但这个计划同样没有获得足够的兴趣,主要原因还是在于AT-3本身的升级价值有限。

500

将被用来替代AT-3的教练型IDF

2016年后,对岸空军的AT-3也开始进入自己的服役生涯末期。有意思的是,基于其设计经验诞生的IDF系列,成为了替代AT-3的唯一选择。崭新的高级教练机版IDF,将会对其进行全部替换。考虑到后者更高的上限,可能在将来出现更多不同于现在的变化。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