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保护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归根到底是市场导向的艺术创作,而市场不是封闭不变的

【本文来自《何赛飞怒批戏曲行业现状,钱花了戏没看到,问题出在了哪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戏曲保护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归根到底是市场导向的艺术创作,而市场不是封闭不变的,你本身不具备绝对话语权洗脑权的情况下市场就是不断根据时间变化的,你要适应市场就是会发生变化,而变化后你还是你自己吗?这个问题有点忒修斯之船,还是有点哲学深度的。

这不是一个内容从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变成抗日革命变成现代都市的问题,而是跟核心的什么是戏剧,这种舞台戏剧和电视剧电影这种现代方式制作的戏剧有什么界限。——果为了市场需求,改了剧情,内容,舞美,配音,服道化,改了唱腔的京剧,和话剧和音乐剧有什么区别。

这甚至会回到词语定义的问题,以下以京剧为例:

维基百科解释京剧: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来自南方的四个徽剧戏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史称“徽班进京”。[5]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大量湖广地区演员进京表演,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造成剧团的大融合,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京剧这一称呼首次出现于1876年2月7日申报刊登的《图绘伶伦》一文[6]。后来国民党北伐成功,将北京改名北平,“京剧”又被称为“平剧”。又由于平剧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近代学者齐如山甚至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平剧也被称为“国剧”。

说个暴论:如果从历史起源和定义来看,外来剧团在北京表演而有了“京音”的戏剧叫京剧。如果沿用这个标准,那来源于苏联和美国的电影戏剧,在北京的电影学院“继承和发展”来的以冯裤子为首的“京圈电影”是正儿八经的现在京剧精神传承,老炮算是是典中典剧目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