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4条
-
章科,你有点混乱了,这是在观网,不是在WW啊。这逻辑在WW岛上用正好(猛一听挺有理,仔细一听……握草,这是大神级的喻示啊…………)蔡科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急需同僚分担压力,你赶紧去三立或民视开讲座才是正经事。
-
第一次见这么定义“藏书”的,尤其放在当下。
我的藏书不下五万人民币了,比如理想国全套、甲骨文全套、中东文明全套、世界文明史、世界文学史、世界科技史、中国文学史等等...这些书基本市面上都可以买到,但本人购入的纸质全套,基本上翻看一遍后就束之高阁,以此赏心阅目,以此也谓之个人“藏书”。 -
古代大多数时间都是这种情况,除了拓印麻烦外,很多原因还是因为知识垄断,在宋之前,有能力藏书的无不是实力丰厚的家族。什么时候轮到平民了。
即使是在宋后,甚至现代,仍然有一部分人拿来这些来装B,他们想什么,还不是人皆知。
那些反对的,别想的太美好,虽然那些丢失的大部分都是些无用的垃圾,他们藏在家里,就是不给你看。 -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信息化。最简单的处理就是拍成照片先存起来。
-
你的理解太片面了。和欧洲情况不同,中国图书根据“有教无类”的指导思想,依托印刷术,在民间得以海量传播,藏书很早就脫离贵族化了。藏书家的身份主要是学者,藏书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校勘学、目录学、辩伪学、考据学、辑佚学、印刷学、装潢学都是藏书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实际学问。藏书家不但搜集维护保养书籍,还参与校勘与辑佚,翻刻出版珍稀善本、整理目录和丛书。拿孙星衍举例,他的书目著作有《孙氏家藏书目》《祠堂书目》,藏书记有《廉石居藏书记》《平津馆鉴藏书籍记》,丛书有《岱南阁丛书》《平津馆丛书》。目前看到的《仓颉篇》、《括地志》等书的辑佚,《孙子兵法十家注》的校勘,都源于他的贡献。如果仅靠民间流传,没有藏书家的参与,很多古代著作不可能保留到今天。比如墨学在两千年前就中断了传承,墨家著作随之在民间失去了流传的动力,六朝以后就不再有人提及,但是《墨子》一书因为被道教徒收入道教丛书《道藏》才得以保存,这就是藏书的作用。
-
其实很多国内博物馆图书馆都在做古籍/民国文献数字化了,比如《中华再造善本》这些。
-
这是假装有知识实则文氓的屁话。古书有没有价值要专家鉴别,暂时无法鉴别先保存留待以后再论——这是保护文化遗产最基本的常识。国家图书馆有海量古书,限于人力无法逐本清理,只有先择其重要者做成电子版或复印版,全部做成目前也做不到。什么“把一些孤本珍本束之高阁以示清高”——这是你的看法,你根本不懂古籍中的“珍本”、“善本”与普通本的区别。沒文化就别来这里发怪论,近代印刷书、摄影术及当代数码技术普及之前,古书的复制与传播成本很高,一些古代孤本、善本就相当于博物馆珍藏的文物,能随便让你这种沒文化的人肆意乱翻?
-
是的,书的价值,看的人越多就越大
-
版权狗就会说:“汪汪,汪汪汪!”了
-
印书的成本很高啊。
-
同意。“非借不能读”的书都让他们藏匿之后,明珠投暗啊!
-
1楼你知道古代书籍出版有多困难?特别是出书方面???不要以你现代眼光去看待古人,要不然显得你无知
-
老先生治史是行家。治家是外行啊。可惜了。
-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除了科举经书、通俗话本、佛经道藏,有什么书能大家都来复印传抄?没人收藏就是垫桌脚塞灶膛的下场。
热点
- 1 清真食堂不让汉族进? 13.1万
- 2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怎么了 10.2万
- 3 美国不想同中国打仗了? 19.4万
- 4 大连工大这事全是谣言啊 3.8万
- 5 黑人到中国过上优渥生活 8.3万
- 6 乌克兰“人民战争”来了 6.3万
- 7 李某莳是吃了时代回旋镖 5.7万
- 8 大陆和台湾的摩托车价格 9.7万
- 9 乌克兰混混和中国女生 10.5万
- 10 印想在中国身上走出条路 14.9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为什么法律要给私生子继承权? 评论 274 赞 8
-
2回到德国,用人民币感受德国的物价,我瞠目... 评论 167 赞 17
-
3离谱!印度空军实力世界排名第6,比中国还... 评论 158 赞 20
-
4特朗普出毒计:中印与俄罗斯连坐,倒数50... 评论 102 赞 3
-
5一场里应外合的认知战攻击! 评论 98 赞 130
-
6印度从中国偷师能成吗 评论 89 赞 17
-
72小时的飞机 6小时的高铁你选哪个? 评论 88 赞 0
-
8“粉丝见面”女生被开除事件,到底谁在作恶... 评论 81 赞 42
让一本书不至于失传,最好的办法,不是精心收藏,而是让大家都来复印传抄,流传的多了,自然也就不怕失传了。所谓藏书,名为爱书,实则毁书。就像所谓的爱猫人士通常不会反对把喂养的公猫阉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