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增长的关键:解绑中国工业体系身上的枷锁

  • 你是根本看不懂现实情况呢?还是根本就不想看呢?只有基于现实情况的讨论才有意义,否则就是乱带节奏。
    那么,现实情况是什么呢?
    1、中国政府从2015年开始的重化工业(钢铁、化工、冶金、水泥等)供给侧改革只是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是一刀切的全面压缩重化工业产能,而是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进行产能置换、提高先进产能占比,并没有伤害中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
    2、中国重化工业的先进产能占比在供给侧改革中不断提高,全球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3、目前,中国重化工业的总产能仍然很高,仍然严重过剩,2022-2023年中国重化工业的净利润大幅度下滑。
    4、未来随着中国总人口数长期的断崖式暴跌和重化工业产品需求的持续萎缩,中国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只会变得会更加严重。所以中国重化工业的供给侧改革(汰劣剩优)只能继续推进,没有回头路可走。
    5、如果中国重化工业的供给侧改革(汰劣剩优)现在停止下来,只会导致重化工业全行业陷入长期巨额亏损,反而把中国重化工业的先进优质产能也给拖死耗死。


回复3

  • 1、产能的落后与先进与否是如何定义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以先发工业国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又有多少先进产能?所以,产能的先进与否不能是官定,而应该有市场决定。再落后的产能只要在市场中它还有生命力就说明这种产能是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产业政策只能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指引,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遵循,更不能成为企业存在与否的根据。道理很简单,可以以农民使用耕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而取消这种极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吗?2、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提高,是在国内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先进产能也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当然,政策主导下形成的先进产能所形成的竞争力也是不可忽视的。3、中国重化工业产能过剩依据是什么?是周期性的还是结构性的?是基于国内市场的还是基于国际市场的?4、人口萎缩与需求减少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吗?如何理解中国与美国人口比例与消费比例如此巨大的差异?5、如果在市场中的先进产能被淘汰,如何解释产能的先进性呢?
  • 如果一个企业虽然生产技术落后,提质增效的能力不足,只能生产低端产品内卷,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企业还没有在市场上自己垮掉?而是要政府出手以非市场的手段关闭呢?它能存在不就说明了市场需求是多层次的,本身对低端产品也是有大量需求的吗?中央政府要做的是停止地方政府的违规贷款和其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而不是以什么改革的名义强制要求生产能力退出。中央可以扎口袋提高标准来淘汰,而不是自己动手强制压减关闭。
  • 钱塘潮 IT工程师
    我们重化工业怎么过剩了?发达国家人均乙烯丙烯70公斤,台湾韩国100多公斤,我们才30公斤出头,还差的远。

    对于我们钢铁水泥来说,我们还有大量的房子,道路,桥梁需要建设出来,我们人均居住面积人均机场人均体育设施人均公园人均铁路,还差的远。

    打开生产关系,扩大有效需求提高消费品质才是关键。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