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增长的关键:解绑中国工业体系身上的枷锁

  • 我记得吴敬链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过,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我们可以向印度学习,发展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行业,不需要重走西方国家的重化工的路。你觉得吴老的话有道理你可以多看看吴老的文章,不要“不懂装懂、乱带节奏”。

回复9

  • 你是来搞笑的吗?学霸要向学渣学啥,如何把学习成绩搞下来吗?
  • 没有重化工业能实现工业化吗,能是有实力大国吗?
  • 我们有足够的人口,所以我们都可以要,如果我们像印度那样只有1亿堪用人口,那就只能和印度一样发展软件了。
  • 这篇文章,针对的就是以吴敬琏为代表、为领头人的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论点和政策取向。吴先生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强调“粗放式”、“外延式”工业化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虽然几十年了都是现实违背和教训了“理论”地飞跃性发展,但这种思维方式还是对理论界和政策层有非常大的政治正确性和相当的迷惑性,以至于片面压缩“供给侧”扩张,忽视了“需求侧”尤其是分配环节和需求端、市场端的研究和政策调整。举例,黄奇帆对解决钢铁产能消化问题,提出比如可以普遍提高建筑的安全标准以提高建筑用钢铁硬需求,在更高水平上获得产业发展均衡,这种思路才是不拘泥于书本教条的实事求是和有整体观的思考方式。
  • 印度的软件规模,只有中国的零头了。吴敬琏错了。吴市场的市场决定论,是错的。还是要回到林毅夫的"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路子上来。印度,跟中国比,是失败国家。
  • 老吴老矣
  • 现实的印度正在试图走这条老路。印度的这种计算机软件产业本质上是服务于西方的产业,本国产业没有这样产业的市场。得亏西方没有针对印度,不然早就走不下去了
  • 你这是去工业化啊!!!中国以制造业立国,以中国这么大的体量,全方位发展工业、农业、服务业各行各业,让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没有先进的制造业、重化工业,航母、先进战机怎么造,在这当今世界,怎么立足?计算机软硬件说破天不也是为制造业服务吗?不想反驳你了,海市蜃楼知道么?
  • 你是根本看不懂现实情况呢?还是根本就不想看呢?只有基于现实情况的讨论才有意义,否则就是乱带节奏。
    那么,现实情况是什么呢?
    1、中国政府从2015年开始的重化工业(钢铁、化工、冶金、水泥等)供给侧改革只是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是一刀切的全面压缩重化工业产能,而是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进行产能置换、提高先进产能占比,并没有伤害中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
    2、中国重化工业的先进产能占比在供给侧改革中不断提高,全球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3、目前,中国重化工业的总产能仍然很高,仍然严重过剩,2022-2023年中国重化工业的净利润大幅度下滑。
    4、未来随着中国总人口数长期的断崖式暴跌和重化工业产品需求的持续萎缩,中国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只会变得会更加严重。所以中国重化工业的供给侧改革(汰劣剩优)只能继续推进,没有回头路可走。
    5、如果中国重化工业的供给侧改革(汰劣剩优)现在停止下来,只会导致重化工业全行业陷入长期巨额亏损,反而把中国重化工业的先进优质产能也给拖死耗死。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