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评《热辣滚烫》:“就像啤酒里被撒了一泡尿”

  • 你不妨拿古罗马共和时期偏真实感(老龄感)的人物雕塑和帝制时期偏理想化(精壮感)的人物雕塑放一起看看,是不是他们一开始的理念就真像你想象的那种“身材匀称、肌肉发达,足以证明那时候的希腊人就以这种形体为美”。
    这种改变用辩证唯物的理念是很容易解释的。而用你的机械理念呢?怎么解释?

回复1

  • 其实吧,面对一切问题你们都套用“辩证唯物”去解释,才是机械的。比如你说的这种变化,以及在你上个帖子中提及的韩日的“形体美”、好莱坞的“多样美”,就会发现,辩证唯物是无法充分解释的。就像郭松民说是资本的原因将瘦身“强加”给女性,就属于机械的解释。是资本为了追求利润才发明了瘦身这种价值主张推销给了女性,还是女性自己发现瘦身更美,从而吸引了资本的注意并被资本迎合呢?再说到东西方的审美差别。西方女性认为身材高挑、脸部有“骨感”、皮肤带点黑色才叫美,可是这种美学在东方人那里就无法通过。那么,如果资本很强势,为什么不统一按照“骨感”或者“白皙”的标准来要求女性呢?为什么要根据不同地方女性的审美来迎合不同的标准呢?比如,资本家在日本投资生产的化妆品就一定要满足日本女性的需要。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到底是资本这种物质基础,还是女性头脑中生成的美学“意识形态”呢?当然,你硬要说所有意识形态就一定是根据相应的物质基础产生的,那我也没办法。但我认为,这就是机械或者是还原论(reductionism)的解读。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