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4条
-
你说的都对,做为以理性著称的日耳曼民族也肯定有很多人明白这一点,其实不论是德国还是整个欧州甚至包括始作俑者美国都笼罩在”意识形态的茧房“里不能自拨,要洗心革面谈何容易,妥协和你方唱罢我登场才是他们政治场上的常态。他们不是问题看不到,而是无力解决,也没有勇气解决,除非革命,内部革命和外部冲击,象当下俄乌战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德国的利益到底应该是什么,界限在那儿,所推充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否有能力冲越边境,如果没有,是不是应该以自已国家利益为重,而不是对国内问题视而不见四处充当教师爷(实际上是美国霸权逻辑下的价值观的传声筒),我们其实看到如今的德国,还有欧州包括美国,他们根本无力甚至在刻意避免探讨这个问题。我们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式说辞。德国法国和整个欧州都没有出现这种深层次的反思,迷茫和随波逐流的这种表现就基本上可以预见了。浪费掉了外部冲击的这个有利因素,欧州更没有自我革命的勇气。等待他们的只有在妥协中慢慢的沉沦。右翼也好左翼也罢,不论西方的那个国家都失去了主动改变的勇气,他们甚至都产生不了那怕象二战那样自洽的逻辑,你还能奢望他们会变成什么样?
-
这种贴标签的玩法,有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当年果党是怎么说我党的,“鹅毛代理人”。
大毛二毛开战之初,我还曾经期盼,汉斯和法鸡能够抓住时机,带领欧洲走上摆脱邪恶帝国控制的路。遗憾的是,我低估了邪恶帝国在新老欧洲政界乃至整个社会埋钉子的深度和广度。欧洲人在强调个人独立性之外,却集体跳进了邪恶帝国划定的政治路线,已经无法再作为国际政治领域的一极发挥作用。
所以啊,追求独立自主,永远是非常艰辛的。被贴标签泼脏水,算是必经之路吧。
很庆幸我们当年走出来了。
-
关于纳粹的评价,中国不能跟着盎撒-犹太-俄罗斯的舆论霸权走——纳粹的确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但那都是耶稣信仰体系两千多年来做恶的集中、快速释放,耶稣信仰体系(包括现代德国自身)想把纳粹的绝对污名化,来切割自己两千年的罪恶。
德国战败了,小胡子承担了所有的恶。但如果反过来,是英国战败了,那么承担者就是丘吉尔,他做的恶一点都不比小胡子少!
这种在更大视角下的耶稣信仰体系的内部争斗,中国作为体系外的文明体,应该保持第三方的清醒,不要被盎撒-犹太-俄罗斯的舆论霸权裹挟卷着走! -
其实更像是整个欧洲对大一统的抗拒不是吗?
热点
- 1 用人民币感受德国的物价 13万
- 2 特朗普出毒计 5.7万
- 3 印度从中国偷师能成吗 6.4万
- 4 “粉丝见面”女生被开除 2.1万
- 5 美对乌军援难破俄军包围 6万
- 6 经济向好就业竞争加剧 3.5万
- 7 山姆选品翻车 2.9万
- 8 黑人到中国过上优渥生活 8.4万
- 9 美国不想同中国打仗了? 19.5万
- 10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怎么了 10.2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为什么法律要给私生子继承权? 评论 294 赞 9
-
2回到德国,用人民币感受德国的物价,我瞠目... 评论 190 赞 21
-
3离谱!印度空军实力世界排名第6,比中国还... 评论 161 赞 20
-
4特朗普出毒计:中印与俄罗斯连坐,倒数50... 评论 112 赞 4
-
5一场里应外合的认知战攻击! 评论 110 赞 153
-
62小时的飞机 6小时的高铁你选哪个? 评论 102 赞 0
-
7印度从中国偷师能成吗 评论 94 赞 19
-
8“粉丝见面”女生被开除事件,到底谁在作恶... 评论 89 赞 49
1、选择党的政治诉求就建立不为美国马首是瞻的独立欧洲,独立德国,类似于德国版的马克龙诉求,希望国家政治独立自主,能摆脱外部操控。已陷入衰退的德国经济虽然还没到面包要卖50万马克的地步,但只要是真心关注德国、真心为了德国的人都会对德国经济产生忧虑,会对造成目前局面的德国政治生态越来越反感,反感表演的政治噱头,渴望能落地、能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政策。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在“谁都不能做主的民主”民主生态中集权,把力量集中在明白人手里力挽狂澜,才能摆脱夸夸其谈政治秀。这是社会危机中政治的正常反应,也是把双刃剑,拥有力量后的“明白人”是成为俾斯麦还是希特勒,时间才能证明。目前的选择党给民众提供的就是这种“对外来的期望与选择”,也是选择党支持率一路上涨的原因。
2、同时不能忽视德国、包括欧洲深刻的“纳粹伤痕”,这类似于中国对毒品的警惕,是历史的教训。区别在于中国可以清晰的对毒品这种化学品明令禁止,德国却难以对纳粹这种意识形态明确切割,因为意识的边界和行为往往很模糊,且相互交织,强行立法甚至会适得其反。德国曾经全面禁止游戏、文学、宣传中出现任何纳粹形态,结果造成一大批少年根本就不知道纳粹,反而对纳粹意识毫无戒备心,法律被迫调整。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和可操作性,而希望削弱欧洲大陆的幕后黑手——美国则恰恰擅长操纵意识形态。
一方面选择党目前的诉求更保守更现实,总结起来就是我要真金白银的填饱肚子、别给我带高帽子,这比一盘散沙的红绿灯政府更难以操纵;另一方面逆境中出世的选择党能团结统一德国的务实力量,草根百姓比名贵清流们更务实,下层的力量最先向选择党凝聚,民意凝聚的现象隐约触动了“纳粹伤痕”,尽管选择党与纳粹八竿子打不着,尽管现政府无视反对强行援乌的引战行为照样能被解读成“纳粹”,可美国发挥了自己的专场,只解读愿意让人们看到的,把“纳粹”标签贴在了选择党头上,政治不正确成了选择党百口莫辩的原罪。
选择党想兴国,所以要集中全力,它的对手不只是其他政党,还有笼罩在整个欧洲上空的美国大幕,即使突破这一切,它还面临着自己的选择,俾斯麦还是希特勒?一直要选择,选择一直有代价,就如今日德国之被人持牛耳,不正是当年选择的代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