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凯蒂最新发声: 我们已不能指望美国, 西方必须发起另一场权力斗争 | 文化纵横

  • 皮凯蒂的理论根本没有解释清楚资本主义越来越不平等的秘密——控制着资本的人和阶级、优先占有社会各种资源和社会劳动成果的分配

    人类历史数十万年中因此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平等社会,而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后,人类社会才全面进入不平等的雇佣劳动阶段,这其中资本主义必然创造无产阶级可以解释为什么资本主义才能雇佣劳动。而在资本主导的生产分配过程中,资本获得了绝大多数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而产生了资本的连续生产;这是资本的工业化时期最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即通过剩余价值的积累而进行资本积累。而劳动剩余价值之所以能够转化为资本,关键在于资本在劳动分配过程中的掠夺性分配比例,而能够证明资本掠夺了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是西方经济学者总结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美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对美国19世纪和20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后,所得出具有真实资料背景的实证数据和公式。与传统的经济理论仅仅是假说不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真实的、建立在统计资料上的数据分析,因此能够最真实的反映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种要素、包括资本、劳动、技术等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和贡献。

    柯布和道格拉斯两个美国学者研究的是1899年至1922年美国制造业的生产函数。经过一番处理,他们得到关于美国从1899年至1922年间,产出量P、资本C和劳动L的相对变化的数据(以1899年为基准)。从这一结果出发,他们计算出资本的边际产出,即产出P对资本C的导数,为1/4P/C;劳动的边际产出,即产出对劳动L的导数,为3/4P/L。然后,将这些边际产出乘以相应的生产要素量,得到资本的总产出为1/4P,劳动的总产出为3/4P。

    这个结论明显具有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非常不利的结论;因为他们发现虽然资本也能“创造”价值,但只能创造总产出中的1/4,而产出的大部分,即3/4的产出都应归属于劳动。实际上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及我们能够感受到的真实经济生活的运行,我们看到当前全球任何社会包括中国,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都没有给与劳动和劳动者以应有的分配比例,而资本的作用和优势被人为的增加。

    因此资本主义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核心的社会和经济制度,那么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各自的努力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说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社会形态、而在这种社会形态中资本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因为资本占有绝对优势,这样的社会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社会中占有资本的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除了在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来以外,也在政治和法律体系中完全的表现出来。既然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和占有资本的人处于统治地位的社会,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各种制度、包括劳动分配都优先偏向于资本,是主要为资本服务的,资本的优势就必然是由政治、法律以及社会习惯全面保护的制度。

    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在生产的组织过程中人也是各种劳动要素中的一种,而资本则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过程中的中心,而最具体的来说就是资本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垄断性、排他性和剥削性的作用。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其理论核心之一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而这种批判是建立在由于资本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从而形成了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剥削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保障资本的绝对优势这个当代社会的核心规律,在我们日常具体经济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就是以资本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各种主体结构,以及资本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被扭曲了的真实经济发展关键; 无论是马克思正统理论,还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已经证明的那样,劳动和科技才是经济生产的真正关键要素,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体系中,劳动和科技在分配过程中应该得到的份额都被压缩,而资本以及其它的非生产性要素如权力的份额都被刻意地放大。对于统治阶级和金融体系来说资本并不难获得,但由于资本的创造和管理是被保留给特定的社会阶层的,因此资本又是人为稀缺的。因此在投资过程中掌握资本,并通过在经济活动中资本的优势占据最大的分配比例,这是当代资本运作的真正本质。

    尽管在某些经济发展的阶段,资本确实有着承前启后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与资本相比、在一个完整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其他的生产要素也同样重要,甚至比资本更重要。但这些要素却遭到了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以及代表着资本意志的政治、法律和社会制度的排斥、被边缘化因此损伤了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在目前阶段的现代化的经济过程中,与资本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劳动要素,比如劳动、科技、社会组织等等,都没有在劳动成果的分配中得到应有的份额,而资本却在劳动成果的分配中获得了最高的比例,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控制着资本的人和阶级、优先占有社会各种资源和社会劳动成果的分配。

回复2

  • 简单粗暴的说,就是自己挖坑埋自己,作茧自缚,最后被自己的大招憋爆了
  • 当你采用要素论来分析的时候,你已经踏入了陷阱。

    你的观点是,资本、劳动、技术、组织管理、资源等等都是要素,而资本要素在经济成果中索取的比例过高,远远高过了它应有的份额。

    但其实你没有正确解读出资本为什么能够索取更多,也就是说它固然很不合理,但是你找的不合理原因并不正确。

    资本从来不是因为它创造了更多贡献,更多价值,而成功的索取了更多经济发展的成果,

    所谓资本创造更多贡献更多价值,不过是“胜利者们”对自己获胜的一种“事后合理化”,而你们把这种胡扯,当做了批判对象和争议焦点,从而陷入无休止的烂泥潭。

    你们现在批判的是【胜利者对自身的合理化】,并据此要求【减少资本分配到的份额】【增加其他要素份额】——这恰恰是【既没有找对病症】,【又没有开对药方】。

    首先,你们应该理解【资本之所以能够索取更多经济成果】的真实原因。

    道理很简单,因为在要素论下面,各种要素流动速率是天差地别的,然而要素论和交易理论把这些天然的差别给抹除了,使得它们可以在市场中降维到同一维度,进交换。

    这就带来巨大的问题。

    一笔资金,我可以让它在零点几秒内完成跳转,一天之内我就可以让它在成千上万的账户内分流聚合,所有权益的变更同样可以迅速完成。

    而劳动力、技术、土地、组织管理这些要素,要形成实际作用,它们的速率是有漫长周期的。

    然而,所有要素价格都是在交易中产生。

    谁的交易速率更快,谁的交易方式更便捷,那么谁就会形成更高频更大规模的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精力,谁就能更高效的分配权力,并逐渐形成主宰优势。

    但这个模式并不管整个系统、整个社会结构会不会由此而变得不稳定,

    这才是资本要素总是能够索取更多经济成果的根本原因。

    这才是即便税收调节一阵子之后,资本要素还是能完成极化的根本原因。

    要素论把不同范畴的东西混淆、降维成一个维度的、可交易、可比较的东西,那么它们天然的不同,就对要素论、交易理论主导的社会制度、社会系统进行深刻反噬,反噬的后果就是使得系统不稳定和实质低效。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