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永远无法成为世界第一?” 彭博讲的三个要素,我个人认为都是不成立的

回复3

  • 夜雨观荷 山外青山楼外楼
    这种对比没有意义,从历史长河中截1段对比,结果不言而喻。15岁比10岁个子高那不废话麽?问题10岁也没比5岁矮啊!就好像总是赞美第三层多么漂亮高大用料省,嫌弃第二层工程复杂。这有啥意思
  • 东海野人 不息为体,日新为用
    自二战以后,能在美、苏两国面前保持完全的独自自主地位,这样国家只有中国。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有了和平发展的保障,第一次可以安心搞建设了,所有敌人和他们的军队都被拒之国境线之外,不会再有外国军队随意进入中国国土烧杀淫掠的事情了。这种安全、这种幸福,今天看来时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是我们的先辈们流血牺牲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苏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等。
    在冷战期间,同时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敌对、又能全身而退,保持自身的独立自主和国家安全,背后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就当是的中国而言,明显的代价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在刚有所积蓄准备提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当口,不得不把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见收益的军备当中。“深挖洞、广积粮”,洞要挖多深?俺不知道,据说很多很多的高山都被挖空了,下面都有战备山洞。这些工程如果算GDP会是多少?需要多少人工、物资?大三线建设,多少工厂搬迁,多少人力流动,把荒山建成城市,需要多少投入;在群山里开出道理,有需要付出多少?在缺少大型机械化设备的时代,都是硬生生投入人力干出来的!
    新中国一成立,中央就开始裁军,可是刚裁了一半,朝鲜战争开始,军队不减反增,以后历次原因,中国始终维持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这可都是壮劳力,又是多少成本!
    俺家有位老人,上世纪20年代生人,历经坎坷各种苦都吃过,现在已经过世了。几年前俺们闲聊,说起过去的种种苦难,俺就问了一句:
    “您觉的什么时候最难熬、最痛苦?”
    老人说:“当然是打(日本)鬼子的时候。那时候,连顿饭都吃不安生,吃顿饭要跑三次返!”
    在老人眼里,只要没有敌人来捣乱,中国人凭自己勤劳的双手,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 物资匮乏很大的原因是交通落后。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