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用人民币感受德国的物价 14.5万
- 2 特朗普出毒计 6.4万
- 3 印度从中国偷师能成吗 6.7万
- 4 “粉丝见面”女生被开除 2.3万
- 5 美对乌军援难破俄军包围 6.2万
- 6 经济向好就业竞争加剧 3.7万
- 7 山姆选品翻车 3万
- 8 黑人到中国过上优渥生活 8.5万
- 9 美国不想同中国打仗了? 19.5万
- 10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怎么了 10.3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为什么法律要给私生子继承权? 评论 316 赞 9
-
2回到德国,用人民币感受德国的物价,我瞠目... 评论 239 赞 27
-
3特朗普出毒计:中印与俄罗斯连坐,倒数50... 评论 131 赞 4
-
4一场里应外合的认知战攻击! 评论 128 赞 184
-
52小时的飞机 6小时的高铁你选哪个? 评论 117 赞 0
-
6印度从中国偷师能成吗 评论 109 赞 22
-
7校规可以严于法律不能高于法律 评论 104 赞 1
-
8“粉丝见面”女生被开除事件,到底谁在作恶... 评论 96 赞 52
豆瓣被全网下架,这个著名“恨国贼”集中营终于载了
回复4条
这种文青病就像思想的青春期冒痘一样,几乎是青春必经阶段。不只是文艺气息的大城市,小镇青年和厂妹也可以从一本读者、青年文摘、一首触动自己的朦胧诗开始。可以这么说,但凡对文字敏感、爱读诗歌、小说等人文社科类书籍的人,都可以算广义的文青了,如果平时喜欢写点文字、玩个摄影,那就算入门级了。唯一的例外,是那种神经比较大条(有时会被批低情商)、不易感伤、喜欢读理工科普的孩子,他们就象不怎么长痘的免疫人群,不太容易中文青毒。
本质上,这些人谈不上坏,我更倾向于用幼稚、长不大来形容吧(当然他们会自辩你们那才是世故堕落、被生活驯服),他们的优点是善于发现这世间的美、喜欢追求美的一切,他们其实想要的是一种诗意的、美感的生活,这没什么错,缺点是他们追求的美也很表面,极其易感和情绪化,容易被他人和自我感动,容易被煽情,会因为文字、图片、音视频触动了自己某个无法言表的情绪就被击中了,就开始粉了爱了,他们的励志、失落都很快,一会可能因为看了部励志电影或者一首上头的歌,就打了鸡血要发奋读书或奋斗,一会又丧的要死,看什么都自带忧郁滤镜,连发个朋友圈图片都满满物哀味。他们是天然的理想主义者,从来不太喜欢现实,更倾向于一种精神逃避,抱团群聚时会有取暖的安慰和与众不同的自傲。
不过这病,去的也快,生活压力是最好的解药,尤其是能把你逼到一分钱掰两半花的那种经济压力,能让所有文青崩溃,甚至窘迫到无法维持他们最在乎的体面,遑论小资生活。若让他们迫于生计,连吃个午餐都如出租司机、外卖小哥那样匆忙对付一下,他们没什么时间、心境去为上菜拍照、P图,晚上也是累到倒头就睡,不会想发一段文青话语的朋友圈,无论是励志的还是哀丧的。
最后你会发现文青男女最后都败给了时间,成了油腻大叔大婶,如果经济不宽裕,很难在中年带娃的每日战斗般的生活中还保持优雅、知性、文艺、体面,所有的生活目标就是如何赚钱,赚奶粉钱、报班钱。花每一分钱都会先想值不值,这钱能折合给我娃买点啥,再也不会为一种物美,或者内心感受去任性买单了。当然,偶尔会怀念从前,尤其是看到财务自由的中年人还在秀文艺气息的家庭优雅生活,但内心已无波澜,毕竟每天一睁眼还是要面对自己鸡零狗碎的生活。你看那些校园里的各种文艺社团骨干分子、活跃分子,除非最后吃专业文艺饭,或者生活富足闲适,谁最后还坚持了当时的爱好,能退休捡起就不错了。所以只听说文艺青年,没人说文艺中年吧。
这是封建时期的历史常态。
,
曾经,新中国对文艺界,有过非常有效的整治,整风。让文艺人士成功地转向为人民服务。
现在在多年自由经济的运行后,文艺界又开始脱离人民了。
需要再次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