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被全网下架,这个著名“恨国贼”集中营终于载了
喜大普奔,豆瓣app被工信部通知全网下架了

其实这次被下架的app有100多种,但豆瓣无疑名气最大。所以很多媒体报道这个新闻都重点关注了豆瓣。
工信部给出的理由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包括唱吧、爱回收等app也是这个理由,看起来似乎没啥大不了。
但了解豆瓣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豆瓣其实早就被有关部门盯上了。
为啥这么说?
这要从2019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说起
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而且不同于西方科幻电影模式,《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完完全全中国故事,用《人民日报》钟声评论的评价来说:《流浪地球》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和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人民日报发声,钟声评论员亲自下场,熟悉中国官方意识生态的人都知道这个分量有多重。
这个评价也非常高。直接从思想上,从价值观塑造方面给《流浪地球》定义。
大家知道,中国要崛起,不仅仅只是经济方面的崛起,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方面,在意识形态方面,构建出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全新理念。
物质文明只是表面,精神文明才是本质所在。
从这个层面出发,你才能理解《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意义。
那段时间,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了2、3篇评论文章,而且从最初的文化板块,第16版的版面

后来提到了第5版的评论版

再到最后钟声直接下场,发表了“《流浪地球》折射源自现实的未来感”的评论文章。
《流浪地球》不仅仅只是得到了官方这么高的评价,普通观众也用真金白银支持,票房一路逆袭,口碑那是非常好。
结果这部电影,在豆瓣上面遭遇了大量黑评,差评,恶意评价。甚至出现了有组织的一星差评

《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评分一开始高达8.5,

正是在这种大量恶意差评涌进以后,评分一路下滑到了7.9

看看当初《流浪地球》短评的差评率就知道了,42万个短评里面差评率高达71%。

而在《流浪地球》首页热度最高的20个短评中,打一星和二星的占了13个,也是超过一多半都是差评。大多数差评都是强行抹黑,尤其有一些战狼PTSD患者

所以,事实非常明显,就是有一大批豆瓣用户见不到《流浪地球》好,刻意来抹黑。
这些豆瓣用户对《流浪地球》的恶意抹黑,引发了很多观众强烈不满。当时网上对这个事儿的讨论非常激烈。

于是当时有很多观众自发到网上给豆瓣app打低分,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大家看这个评论,说豆瓣是“恨国贼的集中地”,这是很多观众朋友的普遍意见。

当然后来因为这种对豆瓣的抵制闹得越来越大,豆瓣本身也害怕了,所以删除了大量针对《流浪地球》的一星差评,如果大家再去看目前豆瓣上面《流浪地球》的短评,会发现60万个里面,差评率已经下降到9%了。

热度最高的前20个短评里面,一星短评基本上全部被清除了,张小北的这个五星好评则被顶到了最靠前的位置。
而《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则一直停留在了7.9,既没有继续下滑,也没有再提升过。
至于这个分数到底有没有被人为控制,大家自行体会吧。
总而言之,豆瓣对《流浪地球》恶意评分的这段往事,充分说明了豆瓣上面集中了一大批“恨国贼”,就如同这个“白玉京”的用户一样,他们对官方主流意识极度不满,对主旋律电影非常不满,凡是被官媒表扬的电影,在他们看来就是假大空,就是哄骗人民群众。

正是因为豆瓣上面有大量类似的核心用户,所以才会出现《流浪地球》被恶意抹黑的荒唐一幕。
豆瓣这个网站为什么会集中这么多“恨国贼”?为什么有这么多对体制不满的人集中在豆瓣抱团,咱们也搞不懂,但是这个网站这么多年来一直死性不改,这是可以确定的。
然而有一点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豆瓣依然是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评分网站。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出现另外一个可以取代豆瓣地位的影评网站,猫眼和淘票票这俩购票网站评分太随意,时光网影响力太小,想想也真的非常悲哀。
只能说文青和文艺圈的大多数人,真的和普通观众格格不入吧。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能容忍豆瓣这种“恨国贼”的集中营继续猖狂下去,豆瓣明显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也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唱反调,我们的文艺评论届,应该多鼓励《流浪地球》这样的好电影,多鼓励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好电影,这样我们在未来和西方国家进行文化路线争夺的时候,才会更有底气,胜算也会更大。
所以豆瓣要么改变这种调性,要么就必须凉凉。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以选择。
微博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此次疫情刚刚在武汉露头,还没查出个一二三,台湾网民就迅速在微博获得消息,台湾当局就提前启动了对大陆的“封锁令”。
至于豆瓣,你去台湾所有的电影版块看看,包括脸书讨论组,它们对豆瓣的关注是极高的。
小红书,因为在台湾小学生群体爆红,被台湾立法委员强烈关注。
不过,要重点看到的是:台湾社会上下对大陆和大陆的体制、文化敌意是非常深的(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掩耳盗铃,要实事求是,要让人说真话)。我还是建议大家多关心台湾社会、关心台湾问题。把台湾认识清楚了,大陆网络上的各种乌烟瘴气你就能了解至少一半。
记得前些年海底电缆断掉的事吗?大陆所有的门户网站都清净了,清净🉐吓人。到这里,事情和结论再简单不过。
我和一些网友建议相同,就是把台湾用户清楚标识出来,包括居住大陆的台湾用户,只要是台湾地区和台湾户籍的账号,必须要显示出来。这不是搞歧视,而是实事求是,它作为一个叛乱地区,从来没有接受过社会主义教育,三观和我们天差地别,我们的网络环境实在是没必要为它做背书。台湾最大的网络群体聚集地PTT是最反华亲日的,脸书油管推特骂中国大陆最凶的就是岛民,数量也最多。我们对此不能无动于衷。
刻意忽略这帮人从小接受的反共、反中、反华教育,盲目照顾“同胞”感情,让它们随意进入大陆网络呼风唤雨、制造矛盾和对立,会极大增加社会治理成本,扭曲社会价值观(看看微博女拳都是些什么人),这不是高明的做法。
大陆的网络治理,先从解决台湾用户开始。
再说说交流的事。很多大陆人错误地以为只要加强两岸交流,只要让它们看看我们有多火热的同胞情,看看“大陆发展成果”。它们就会立即增加认同感。
我早就说过,这种两岸交流,再交流一万年都没用。它拿你当敌人和下等人,你的热情让它恶心,你的发展让它恐惧。就这种不同价值观之下的交流怎么可能有任何成果?
这是一帮等级观念极为严重的群体。台湾社会从日本那里继承了三大法宝,第一是再怎么讨厌和仇恨也要当面对人热情友好,第二是日本的企业文化和对美国的无限崇拜,第三就是对大陆的极度歧视,认为台湾与大陆跟油和水一样不可能调和。认为技术和工业化只有上等人(欧美日台)才能获得,只有“自由”才能让技术发展。大陆所有的发展都是坑蒙拐骗来的,台湾就是受害者。
对这种性格的族群,不经过社会主义价值观改造,没经过爱国主义教育洗礼,让它们随意和偷偷进出大陆网络,到处制造混乱和麻烦。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这种文青病就像思想的青春期冒痘一样,几乎是青春必经阶段。不只是文艺气息的大城市,小镇青年和厂妹也可以从一本读者、青年文摘、一首触动自己的朦胧诗开始。可以这么说,但凡对文字敏感、爱读诗歌、小说等人文社科类书籍的人,都可以算广义的文青了,如果平时喜欢写点文字、玩个摄影,那就算入门级了。唯一的例外,是那种神经比较大条(有时会被批低情商)、不易感伤、喜欢读理工科普的孩子,他们就象不怎么长痘的免疫人群,不太容易中文青毒。
本质上,这些人谈不上坏,我更倾向于用幼稚、长不大来形容吧(当然他们会自辩你们那才是世故堕落、被生活驯服),他们的优点是善于发现这世间的美、喜欢追求美的一切,他们其实想要的是一种诗意的、美感的生活,这没什么错,缺点是他们追求的美也很表面,极其易感和情绪化,容易被他人和自我感动,容易被煽情,会因为文字、图片、音视频触动了自己某个无法言表的情绪就被击中了,就开始粉了爱了,他们的励志、失落都很快,一会可能因为看了部励志电影或者一首上头的歌,就打了鸡血要发奋读书或奋斗,一会又丧的要死,看什么都自带忧郁滤镜,连发个朋友圈图片都满满物哀味。他们是天然的理想主义者,从来不太喜欢现实,更倾向于一种精神逃避,抱团群聚时会有取暖的安慰和与众不同的自傲。
不过这病,去的也快,生活压力是最好的解药,尤其是能把你逼到一分钱掰两半花的那种经济压力,能让所有文青崩溃,甚至窘迫到无法维持他们最在乎的体面,遑论小资生活。若让他们迫于生计,连吃个午餐都如出租司机、外卖小哥那样匆忙对付一下,他们没什么时间、心境去为上菜拍照、P图,晚上也是累到倒头就睡,不会想发一段文青话语的朋友圈,无论是励志的还是哀丧的。
最后你会发现文青男女最后都败给了时间,成了油腻大叔大婶,如果经济不宽裕,很难在中年带娃的每日战斗般的生活中还保持优雅、知性、文艺、体面,所有的生活目标就是如何赚钱,赚奶粉钱、报班钱。花每一分钱都会先想值不值,这钱能折合给我娃买点啥,再也不会为一种物美,或者内心感受去任性买单了。当然,偶尔会怀念从前,尤其是看到财务自由的中年人还在秀文艺气息的家庭优雅生活,但内心已无波澜,毕竟每天一睁眼还是要面对自己鸡零狗碎的生活。你看那些校园里的各种文艺社团骨干分子、活跃分子,除非最后吃专业文艺饭,或者生活富足闲适,谁最后还坚持了当时的爱好,能退休捡起就不错了。所以只听说文艺青年,没人说文艺中年吧。
只有出门时使用一下,基本上只用支付宝购物和通话。现在还在疫情时期,基本不出门,手机中的功能极少使用。
把新手机一打开,随便点一个软件,立刻弹出索要权限的窗口。手机上有好几十个软件,完全没有用途。
此时才发现,花几千元买了一堆无用软件,只要使用新手机,就等于在你身边多了一伙收集你的隐私的窥探者。
旧手机上的软件少,也很少索要权限,干脆还是用旧手机,让新手躺着睡觉。
“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片,是国产科幻片中口碑最好的,却被你定义成了“国产烂片”,一看就是“恨国贼”的观点立场。所以说,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必然不同。
你自己说说这合理么?少来这里装傻充愣
这是封建时期的历史常态。
,
曾经,新中国对文艺界,有过非常有效的整治,整风。让文艺人士成功地转向为人民服务。
现在在多年自由经济的运行后,文艺界又开始脱离人民了。
需要再次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