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歼黄百韬兵团时华野伤亡较高,是因为粟裕轻敌?

  • 比利鹏鹏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主力决战,不是看一个军团能不能打,看的就是各军团之间的配合掩护。

    国军最有配合能力的我觉得是黄百韬和黄维,可是很搞笑的是,淮海战役这两兵团恰恰是最早被我军围剿的。剩下一堆各顾自己。跟我军打什么。

回复4

  • 秦风汉韵 冰淇淋没啥热量的,要是有热量,它能冻成冰?
    机动性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战略脱节:蒋介石和国防部的作战计划,常常是基于这些王牌部队的机动能力来制定的,要求他们快速驰援、分割包围。但他们忽略了占国军绝大多数的杂牌军、非嫡系部队还完全依靠“两只脚”。结果是:
    快的等慢的:快速部队冒进突出,侧翼暴露,很容易被解放军“围点打援”或直接吃掉。
    慢的跟不上:后续步兵部队拼命赶路也追不上,无法及时形成合围或巩固阵地,导致整个战役计划流产。
    战场实例——淮海战役(徐蚌会战)
    黄百韬兵团之覆灭:1948年11月,黄百韬第7兵团奉命西撤徐州。他的部队因为有大量重装备和非战斗人员,行动并不像想的那么快。同时,他必须等待从海州西撤的另一个杂牌军第44军(靠双脚行军),耽误了整整两天宝贵时间。就是这两天,让华东野战军主力追上并将其合围于碾压圩,最终全军覆没。这就是“快慢不一”导致灾难的经典案例。
    黄维兵团之覆灭:黄维的第12兵团是真正的国民党军精锐,机械化程度很高。奉命从河南确山疾驰徐州战场救援。他们一路沿着公路高速推进,但孤军深入,与左右友军完全脱节。最终被中原野战军诱入口袋阵,困于双堆集这片无法发挥机动优势的狭小地域,同样遭到围歼。
  • 秦风汉韵 冰淇淋没啥热量的,要是有热量,它能冻成冰?
    这两支嫡系最听校长的话,最爱坚决执行校长的命令。好吧,这是我纯心逗乐。其实这两支嫡系摩托化程度很高,有大量的卡车,所以在公路上跑得很快。蒋军其他部队都靠两只脚走,行动就慢。所以不合拍。
  • 配合是相互的,大家都自保不配合的大环境下,主动配合不优先考虑自保的当然优先被消灭
  • 黄维是半路出家的赵括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