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线教师,许多所谓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其实是被埋没的人才

  • 吞食者达雅 不要再从道德的角度谈了,在宇宙中,那东西没意义。
    您说得太好了!

    教育的本质是发现被教育者的特点,然后因材施教。这是孔子他老人家两千五百年前就指出的原则。

    但是,现行教育制度是完全违反这一原则的。教育主管部门既没有“因材施教”这个概念,也不愿意投入足够的资源。结果就是,一个班主任加几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怎么可能“因材施教”呢,只能照顾大多数。于是,在小学阶段,因为没有升学压力,老师的照顾线在全班均值附近,聪明的孩子学不饱;进了初中,照顾线上移,学得不好的孩子就基本被放弃,自生自灭了。

回复2

  • 兜里有几个钢镚啊?想玩这个?
  • 你想表达的意思是,基层一线老师都是精致敬业的好老师,奈何国家相关方针政策错误,导致无法因材施教。实际恰恰相反,政策的制订者才是统筹全局的精英阶层,而一线老师反而是短腿的,试问,有几个名牌大学出来的愿意去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可以说大多一线老师,在学生时代,都是水平一般的学生,自己都学不明白的那种,他们是没有能力和精力去执行所谓的“因材施教”,各个都是孔子吗?差得远了。当然拉,做一行爱一行,对于辛劳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还是要尊敬的,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基础教育可能会更糟糕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