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这些情况下,学校、教师可惩戒学生

  • 你提到有教无类。说明你对教育系统不太了解。因为自从老夫子提出这个观点之后,在中国这就不再是个问题。
    教育界更多时候关心的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行为严重偏差的学生,根据一定的程序,赶回家静思并让父母教育也是一种方式。
    说到放弃。我想让我们家孩子考清华,但是最后我放弃了。这算不算真的放弃?
    自我提升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教师绩效考核包括很多方面,开公开课,参加培训,撰写论文,做课题都是要考核的。这些都是表面文章,成绩其实最重要?那就怪不得老师了。
    说实话,除了财政有困难的地区,老师的收入中等或略偏上。大部分老师心态平和。吐槽是有的,顾影自怜就算了吧,有损于师道尊严。
    教育质量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差。老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以前的老师更敬业,我不知道从何说起。可能以前大部分家长都仰视老师吧。时代变了,大家都要调整好心态。

回复1

  • 孤鹰 头像取自网络,感谢作者
    对于你“大部分老师心态平和”的观点高度认同,我尊重95%以上的老师!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中都存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素质都有“优、良、中、差”之别,当然,也不乏干啥啥不行,要啥啥不够的南国先生,更不缺“吐槽”之人。
    对于你“教育质量越来越好”的观点,见仁见智吧。连“有教无类”都能理解为“圣人标准”之徒,能有多高的教学水平?说难听点,现在三本的录取线,放在40年前,连中专都上不了,当然,那时的教育资源有限是事实,换个角度、按现在的经济学观点来看,教育资源有限,老师难道不应该更加高高在上、睥睨众生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