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九十年代都在东北度过,天气太冷和喝酒都不是衰落的理由,主要是东北人想得太少

  • 照你的说法,辽宁可是正儿八经的沿海省份,怎么会弄到现在经常需要净输入了?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已经堕落到了跟内陆省份一个档次,甚至黑龙江和吉林已经和倒数最穷的省份一个档次了,你们就没觉得这是耻辱吗?把中西部省份拎出来作为挡箭牌,完全不顾东北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比内陆省份好的多,拥有三大动力,一汽等等众多一五期间的重大建设项目,发展起步早的多,还有大连营口等众多港口,还能让别人说什么呢?

回复1

  • 看来啊,你根本没有仔细看我说的话。我为什么要提大连港,因为他是不冻港。营口港,锦州港冬天都冻。黑龙江,吉林哪个有港口。那是妥妥的内地。你说东北的基础设施好,那东北的资源呢?抚顺、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哪个不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要说找问题,这就是问题。那些资源都哪去了?妥妥的雅典的泰门。
    你不会以为生产不需要生产资料就能进行吧?光有道路没有资源,工厂生产啥啊?你不会觉得到山西挖煤跑到平顶山去卖很赚钱吧?从远处买资源要增加多少运输成本?市场竞争,你成本比人多一块,你怎么竞争。不像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国内各省之间没有税。没有税就意味着其他省份的商品可以随意倾销。随意倾销就意味着其他省有的产业,在本省就是起不来。
    再举个例子——河北,全世界钢产量第一,远远碾压其他各国。并且河北也有一个秦皇岛港,是不冻港。都这样了,其转移支付数据还不如辽宁。你要怎么看呢?
    再说说大连,前有些年我再大连念书的时候,学校组织参观工厂。当时去的都是低端加工产业链,给日本人做筷子啥的。这些东西在其他东北城市是没有的,因为增加了运输成本,根本就没有优势。从新闻上来看,早年间南方也是服装,鞋帽啥的。本质上都一样。
    说白了,由转移支付引出来的,全国只有一年四季能通航的港口的几个省市富裕的这个现象不是偶然。说白了就是有,就是净上缴,没有,就是净接收。这背后是什么呢?是全国人民都不如你们沿海省市努力?
    再往前说,为啥建国初期那些年东北经济状况特别好呢?因为外国人不和中国人做生意啊。沿海省市没有那么大优势。原有的重工业底子在东北,再加上外交导向苏联。这谁比得过啊。原来的锦州晶体管厂生产的晶体管技术全国第一,做到了纽扣大小。但是之后国外生产的都是集成电路了,国内当时也没有继续发展这个产业的想法,于是就悲剧了。假如,如果当时能够顶住压力,现在也不需要为什么“芯片卡脖子”的事操心了。
    这就是我说的,人有钱了就觉得比没钱的时候高贵。其实呢?不过是搭了国家发展的顺风车。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