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1条
-
这长篇大论只能证明楼上说的没什么错。
-
基本赞同你的观点,但是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因为任何一种因素对不同的人影响是不同的,就像一个不好的老师所教的学生里会有出色的,但多数会被害。
-
看完这篇文章,剧情什么的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原生家庭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在文章里读下来,原生家庭似乎是天然带着恶的东西?!所以,谁来解释下,什么是原生家庭?!
-
说的太好了
-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现实很残酷。还是要引起注意去解决问题的。
-
儒家再不好,遇到问题总归是劝人向前看的,勇敢去生活。西方的一神教也好,心理学也好,总是教人向后看,向原罪看,向末日看,这是他们民族的真实心态。
-
讲的好,原始的儒是不腐也不迂的,反而处处透露着生存本能和发展智慧,虽然其言论不乏矛盾之处,但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生活本不就是充满矛盾。
-
,要按西方心理学概念,咱中国人全是恋母癖。
-
国内现在这些跟着西方一些所谓“科学”而衍生的世界观鹦鹉学舌的人,真的让人挺无语的。
挺能摆乎的,弄一堆名词装逼。 -
还有京剧《王宝钏》,王宝钏与自己的背信弃义的宰相父亲,三击掌为誓;,跟薛平贵结婚,在寒窑苦熬了18年,也不回相府;到最后,薛平贵当上皇帝要斩父亲,王宝钏出来刀下留人,封一个有职无权的养老官;而坑害薛平贵的二姐夫魏虎被斩首,王宝钏说斩得好。
这里都是中国儒家的道理,在不同场合下,怎么处理问题,怎么灵活通达,都在戏里教育给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只是近一百年,读书人把这些都丢弃了。 -
类似的还有“童年阴影”。心理学爱好者会执着在这个概念上,自我诊断,给别人诊断,自我疗愈,给别人疗愈,有时候把事情搞大了,一地鸡毛。
热点
- 1 医学人的寒冬真的到了? 9.6万
- 2 11名“高考状元”学医 5.4万
- 3 脱口秀滑向性别对立泥潭 4.6万
- 4 印对雅下水电工程的反应 10.3万
- 5 宗庆后弟弟公开宗氏族谱 17.8万
- 6 宗庆后不止这四个孩子 13.5万
- 7 印度的远程轰炸机 13万
- 8 18亿美元的隐秘信托 11.6万
- 9 日本天皇的名字…丑? 6.4万
- 10 论文称高速路增儿童拐卖 13.1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伪史论后院起火?浙大举办犍陀罗展 评论 357 赞 7
-
2公司,是一家之私产吗? 评论 210 赞 190
-
3浙江宣传:谨防脱口秀滑向性别对立的泥潭 评论 142 赞 21
-
4用塑料模特走私稀土出境,国安部发表严惩通... 评论 81 赞 40
-
6中埃联合考古实锤西方叙事下古埃及历史“造... 评论 64 赞 2
-
7印度战略轰炸机!对标B-21和图160,... 评论 63 赞 6
-
8大陆到底何时出兵武统台湾?你搞不清楚就对... 评论 48 赞 22
关于儒家的孝,去看看儒家经典《孝经》,其中“《孝经·谏诤》篇: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 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 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 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此外,还有舜的故事,舜的父亲和继母、继弟弟屡次要杀害他。这个故事在《孟子》、《列女传》中都仔细的进行了讨论,孟子特别对“孟子不告而娶是否是不孝”做了详细的解说。
还有,曾子对其父亲的责打,默默承受以至于被打晕,孔子很生气,把曾子痛斥一番,说他应该“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还有,关于“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自义率祖,顺而下之.”,告诉人们,在德行上,要以祖先为表率,然后再慢慢往下到父母;在仁爱上,则对父母更为仁爱。这样,即使父母的德行不足,也不至于受到沾染,同时也不轻易的放弃赡养的责任和义务。
朋友了解一下儒家的原典,儒家是讲中庸之道,不会讲愚孝的;儒家的目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按照儒家的观点,你现在应该“走”,而且不去回顾原生家庭找问题找原因,而是“志在四方”,取得自己的发展,而后实现自己的“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而父母呢?是尽礼相待。而这个礼,其实就是该问候时问候,该送礼时送礼,并不需要掏心掏肺、不分彼此呀。
很多戏曲里都会教人们怎么处理这种事,前几天看的京剧《卓文君》,在最后一场,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把嫌贫爱富的老丈人怼得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