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初中不服 于是跟中国人PK了一场

  • 公平这两个字太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比如贫穷地区的人觉得公平就是所有人用同样的试卷、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但是有没有想过有些富裕地区的人的想法?比如一个北上广的中产家庭,对孩子有着更高的期盼,希望能够通过投入金钱和精力让孩子有更好的前程。
    再比如思考一下一些高校的想法,对于这两所学校而言是不是更希望有较多的本地学生?因为相应的比较下,本地学生更活跃更能折腾,尤其是学生会当中本地学生比例会更高,而且的确这些学生更会拉赞助、搞活动。另外本地的学生,毕业以后在本地工作的可能性更大,这对于学校的口碑和名气有一定的帮助,再往前想,如果本地的学生成长为老总、官员、乃至土豪,这会不会对学校有一定的好处?
    所以公平永远是相对的,北京上海不愿意加入全国卷是有原因的,苏教版浙教版冀教版人教版各种各样的教材也是有考虑的,大一统的高考或许对于平民而言是福音,但是对于精英呢?对于那些智商、情商、能力、交际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呢?
    就像薛之谦说的:
    以前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现在发现这个社会就是不公平。但是不公平也好,这会让你更努力。

    不公平的社会会打压人们努力的渴望。
    太公平的社会会磨灭人们心中的斗志。

回复0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