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用人民币感受德国的物价 18.7万
- 2 特朗普出毒计 7.6万
- 3 印度从中国偷师能成吗 7.6万
- 4 “粉丝见面”女生被开除 3.9万
- 5 美对乌军援难破俄军包围 6.7万
- 6 经济向好就业竞争加剧 4.7万
- 7 山姆选品翻车 3.2万
- 8 黑人到中国过上优渥生活 9.1万
- 9 美国不想同中国打仗了? 19.8万
- 10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怎么了 10.6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校规可以严于法律不能高于法律 评论 232 赞 1
-
2我前段时间一直在日本,碰到过三种台湾人 评论 89 赞 75
-
3皮尤发布了一份24个国家对中国和美国好感... 评论 80 赞 8
-
4私生子只能遗嘱继承,绝不能法定继承 评论 65 赞 44
-
5种族屠杀再现,以色列借机大举轰炸叙利亚临... 评论 62 赞 16
-
6叙利亚爆发内乱!各“派别”部队不听指挥围... 评论 52 赞 22
-
7谁的孩子注定上清北?中国教育“拉美化”的... 评论 48 赞 9
-
8苏杰生访华,印度想追回失去的时间? 评论 46 赞 56
这道幼儿园级难度的数学题,微博上没一个人能做对
回复9条
但是分子有问题,是怎么推出这个被除数的?应该用平均每人每月实际用电量乘以平均居民用电价格当做分子,再和人均月收入来对比。
而且这个比值毫无意义,因为我们消耗的是能源,而不单单是电能。而且我们很多日用品都是消耗能源生产出来的,这些没有体现在这个比值里
比如中国耗了半小时和0.001度电(比喻)加上快递费买了一件唇膏,美帝耗了半天的精力来回开了半天车跑到大城市的大商场说不定得搭上中午饭才能买回来。这一比较美帝肯定是浪费了过多的能源。别跟我说美帝人民都住大城市所谓uptown里或者消费都是理性的不冲动的不会干出这种事,我领了工资还会吃顿好的咧
这很正常。
我们得电费这么多年没怎么长,就是证明。
即使我们以后工资收入更高,电费也涨不到工资的速度。
也就是随着人均收入提高,本来,电费和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就会越来越小,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他给出的基本都是发达国家的比值。
他这个图也有诱导性,没有后半部分图。
虽然我们不能一直和三哥比,但是,你只要把三哥的数据放上去,就知道。
所以,他真正误导不在一千度这个分子,而在于分母,这个比值本身没多大意义。
你觉得一千度不合适,可以用一度电,结果也是一样。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一千度的标准。
最主要还是用的太早的数据。
我们国家还在建设中,如果不需要建设,很多成本可以低很多是主要。
其实在这表里,同样都换算到100或其它度电的话,这占比排名还是一样的。
结论应该是:在11年,咱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处于全球中低水平,咱的电费单价相对收入则占比较高。
咱是发展中国家,正常的。
发达国家电费便宜所以出门甚至外出度假都没有家里关灯的习惯,咱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