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编制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罪状

清北硕博扎堆街道办又带火了一波“体制热嘲讽”,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每次招聘都会受到群嘲,任何进入“体制内”的意愿必然招来网友的花式批判。这些分析通常采用层层递进的套路,首先以“公务员热”、“考编热”说明当代青年不思进取、自甘堕落;接着“追本溯源”,导出教育制度失败的论断;最后忧心忡忡地指向整个社会环境恶劣,青年从求职开始就把权力寻租作为目标。

整套理论似乎有理有据,实则经不起推敲。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当然是客观事实,但牵强附会地生搬硬套,给原因复杂的现象钦点一个单独的理由,显然不合逻辑。实事求是地说,网络舆论对“体制内”的评价普遍不高,且不说其中存有偏见,据此而针对年轻人择业志向的冷嘲热讽则更加冷酷。

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对编制的追求非中国独有。意大利电影《去哪儿》生动诙谐地描述了公务员这种永久职位多么受当地民众欢迎,主角身为地方公务员,在享有优渥待遇的同时还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恋爱中他掌握完全主动,女友全家对他小心伺候,不敢丝毫怠慢。后来尽管遇上政府机构精简,主人公仍然以无比坚定的决心与裁员组织斗智斗勇,最终顽强地保住了自己的永久职位,那份誓死不从的执念,足以秒杀大多数我国志在当上公务员的青年们。当然,这部电影依然带有对这种现状的调侃意味,不过由此指责年轻人们捧上铁饭碗的想法并不公平。

实际上,求职者把获得编制视为奋斗目标的国家不在少数。根据日本一家网站今年做出的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排名第一的是地方公务员,第二呢,是国家公务员。在韩国,公务员被称为“神的职位”,公务员考试培训都已经形成一套发达的产业链,不少考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环球同此凉热,中国人找工作的出发点决不存在特有的“恶念”。

平心而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职业的自由,择业时也无非考虑正常人都会关注的几个因素,包括收入、工作强度、发展前途、兴趣专长等等。我国一个巨大又无奈的国情是,高质量的工作职位相对于庞大的求职人群实在是捉襟见肘。受制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加上持续数年的高校扩招,毕业生能觅得一份高薪工作已颇为不易,如果能有一定的晋升前景更令人大感庆幸,遑论对工作强度提出要求,更不用说挑选自己热爱的事业。就业市场上常见的岗位往往待遇一般,而且工作辛苦。国情之下,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优势十分明显:收入水平与劳累程度的性价算得上高,招录程序的公平性总体也能得到保证,如此一来在所有可供选择的工作中自然吃香。而发达国家一方面就业选择余地大,另一方面休息、休假的权利及各类社会福利保障普及面广,编制的吸引力于是大大减弱。纵使如此,公务员职位在各国依然不乏众多青睐者,而绝非无人问津。总而言之,优质工作越少、社会竞争越激烈的地方,编制也就越热,这怪不得求职者,市场规律使然尔。

事实上,每年毕业生趋之若鹜的去处何止“体制内”?任何一家名声在外的大公司都会收到数倍于招聘人数的简历。这些名牌企业哪一家都有着严苛的筛选比例,前往应聘的各路高手中,只有少数能成为如愿以偿的幸运儿。其实,大公司的岗位与公务员都属于优质工作,但其超高的淘汰率仅会引发就业形势严峻等讨论,而不会被带到某些具有暗示意味的沟里,不知是否因为缺乏“新闻性”的缘故。

只要你认可找好工作的想法天经地义,那么向往编制显然无罪。如果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度求职者的动机,就可以同样用最大恶意质疑这种揣度源于嫉妒。对年轻人再正常不过的求职选择,不应当盲目跟风批评,更不能以扭曲的三观看待世界。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